按作品

玉棕泥 —— 相关介绍

简介:玉棕泥,红泥夹层中间很薄的一层,优者光洁明亮,橙中略见红光,劣者杂乱阴霾,俗不可耐;玉棕泥原矿坚硬似石,呈澹草绿色调,较适製作小件茗器,可爱灵动,深得世人喜爱。

玉棕泥 —— 艺人推荐

全部
梅新国
许芳娣
       许芳娣,宜兴民间制壶好手,主攻制作紫砂壶
和田美之助
和田美之助是日本百年京都堂口云色堂世代传承的名号,至今已传承至13代。 初代和田信浓大掾藤原国次是京都赫赫有名的釜师,担任江户时期釜座头领,被誉为“天下第一釜师”,于江户时期创建云色堂专事铸物事业。之后,历代堂主皆为皇家御用釜师,代代传承“和田美之助”之名。至10代和田美之助,师承雨宫金寿堂研习茶汤釜、铁瓶的铸造技法,与当时的光玉堂、省铸堂、松荣堂、三德堂四大堂号共同成为金寿堂系统五大支柱。 当代13代和田美之助艺术造诣极高,能够随心所欲的创制铁壶的形制,并运用纯熟精湛的描金、镶金技艺,创作出了一系列集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于一身的壶中极品,并成功再现了久已失传的明治时期最高级满工镶嵌金工绝技,被尊奉为日本当代“人间国宝” 。
夏淑君
  夏淑君,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2017年度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宜兴市紫砂工艺五厂高级技师。

  她从事紫砂艺术工作以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艺术创新上有所成绩,也热衷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1991年,她把宜兴市政府奖励的1万元奖金捐献给宜兴市残疾代劳联合会。在陶专会的组织下捐献价值5000元的茶壶一把。帮助台湾同胞抗震救灾。2005年捐献了价值3万元的茶壶支持第十届全运会女子足球宜兴赛区赛事。2008年捐献5万元,帮助四川地震灾区。对那些聋哑儿童和困难女童给于物质上、经济上支助,并且多次参加了国际奥林匹克技能比赛,获得金牌和铜牌。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获奖。

  1991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技能比赛中,作品《绞泥四方茶具》获金奖。1995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第四届国际奥林匹克技能比赛中,作品《母爱》获金奖。在2001年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评比活动中,作品《大地情》获三等奖。作品《荷塘情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传统工艺金奖。2002年11月,作品《葫芦提梁》、《南瓜提梁》获银奖。

  2006年,作品《大地情》被国务院紫光阁收藏。1995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一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996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7年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00年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五届“中华技能大奖”称号。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事局)
范洪泉
    范洪泉,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老艺人,擅长紫砂花器的创新制作。
    1941年范洪泉生于宜兴蜀山,现为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1956年范洪泉进入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老艺人。自1958年起,相继担任过班、组长、技术员、技术总辅导等工作,悉心培养紫砂壶后备人员。范洪泉紫砂壶作品以大气豪放著称,淳朴自然。长于紫砂花器的创新制作,尤善大型、特大型花器的创作代表作有“大型东坡提梁壶”“报春壶”系列、“梅桩壶”系列等。
史云棠
    史云棠,男,2012年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代表作品:南瓜壶、圣桃等。1968年生于江苏宜兴,1984年进紫砂工艺二厂,随国大师徐汉棠先生学艺,大师言传身教,倾心相授,使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989年调厂研究室从事新品开发。

    作品立足传统,吸收其它艺术精华,深厚敦朴、古朴典雅而又不凡灵动,做工精细、线条流畅,蕴含精、气、神之美。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1996年赴马来西亚办个人作品展,受到广泛好评;1998年《圣陶壶》收录在《当代宜兴名人录》,《井栏壶》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优秀奖;1999年《七彩南瓜壶》参加江苏陶艺展获银奖;2000年《金钟壶》在第二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获金奖;2001年《竹段壶》录入《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作品集》;2004年《陶神壶》获《中艺杯》全国礼品艺术品博览会金奖。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泥料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