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拼紫泥料,由其他原矿泥料与原矿紫泥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泥质质朴、润泽,既有另一种泥的特质,也富有紫泥的典雅大气。 泥色:介乎于两种泥料之间,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易包浆。 窑温:约1160℃ 收缩比:约11%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
李碧芳的紫砂壶作品以纯朴的本质、优雅端庄的形态、精湛的手工技法,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书卷气息。1972年制作的《花提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1987年《井栏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1988年与张守智合作的《艺瓢》和《春炉提梁》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等等。有些作品还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海外友人。
1985李碧芳应香港锦锋公司邀请赴港参加紫砂艺术展览1985-1992其中每年都有作品参加紫砂工艺厂组织的活动,如“香港锦锋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英泰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海洋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双鱼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花萃公司当代宜兴名人名作展”。1991-1993作品参加紫砂厂组织赴台湾的“宜兴紫砂壶艺展”1993应新加坡“张苏公司”邀请到新加坡、泰国、香港参加“中国宜兴紫砂名人作品展览”2003.3应上海大众拍卖公司邀请,在“上海书城”举行“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签名售书活
2000李碧芳紫砂壶作品《中井栏壶》献给无锡博物馆收藏
胡洪明的许多紫砂壶作品已经载入了《中国紫砂图典》等多部专业书刊,紫砂壶作品也深受紫砂爱好者与收藏家喜爱,更有部分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众多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其紫砂艺术创作的业绩颇丰,已经收录《当代中国陶艺名家集》和《中外名人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等多部大型典籍。1988年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纪念活动—“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交流(中韩艺术交流展等系列展会)。胡洪明紫砂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多篇论文被省级以上刊物收录,为古老的紫砂艺术文化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5年出生于中国陶都——宜兴。毕业于江苏省经贸大学工艺美术专业,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专业委员会会员任宜兴市陶都经济联合会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
在母亲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紫砂这门艺术,83年进厂,师从近代大师任淦庭弟子高级工艺美术师邵新和先生学习陶刻,同时系统学习书法、绘画技法;87年随制壶大师朱可心弟子高级工艺美术师刘慧大学习制壶,深得大师真传,所制作品在素壶身的基础上继承师辈的精髓技法点缀壶身,常以松、竹、梅、桃、藤、枝为题材,进行创作,并赋予个人情趣,换发新意,追求典雅意趣,三十多年的制壶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制壶功底,在行业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多次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世界陶艺大会指定刊物上发表论文,作品屡次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并被市级、省级、国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加上高级工艺师吴开浒(艺名墨青)的精雕细刻,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政界,商界,艺术界等各界精英的关注和勉励。
代表作品:《常乐壶》、《南枝提梁》、《铁骨生春》、《云水》等
艺术年表
1983年从任淦庭弟子高级工艺师邵新和学艺
1987年从朱可心弟子高级工艺美术师刘慧大学艺
2001年《乳鼎》获广州国际茶业、茶具博览会名优茶具金奖
2003年《简谈紫砂壶的造型美》在江苏省宜兴陶艺交流论文专辑上发表
2003年获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艺术家》称号
2003年《傲松》荣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
2003年《桑扁壶》荣获首届宜兴陶艺专业新人新作展评二等奖
2004年《供春套壶》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
2004年《初探壶艺》发表在《江苏陶艺》杂志上
2005年《厚朴》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6年《鱼化龙》荣获第三届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
2007年《天下春》荣获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7年《圣桃提梁》入选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
2008年《龙吟》荣获第九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9年《云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清韵》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铁骨生春》荣获第五届中国西部(西安)国际茶业文化博览会名优茶具评选金奖
2011年《朱泥竹鼓壶》被安徽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3年《常乐壶》入选“水韵陶都·温婉砂陶”巾帼陶艺展
2013年《南枝提梁》荣获中国潍坊第六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