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拼紫泥料 —— 相关介绍

简介:拼紫泥料,由其他原矿泥料与原矿紫泥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泥质质朴、润泽,既有另一种泥的特质,也富有紫泥的典雅大气。 泥色:介乎于两种泥料之间,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易包浆。 窑温:约1160℃ 收缩比:约11%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

拼紫泥料 —— 更多推荐

全部

清正壶

作者:潘进 编号:47301 泥料:拼紫泥料 容量:38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拼紫泥料 —— 艺人推荐

全部
李碧芳
    【李碧芳大师2004已逝】 高级工艺美术师。193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
    1955年10月李碧芳考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场紫砂工艺学习班”,拜朱可心先生老师,学习紫砂制陶技艺。在如父一般的恩师指教下,她虚心好学,心灵手巧,年轻时就享有“男有春芳,女有碧芳”的赞誉。
    1958年8月李碧芳受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开始培训学徒,先后连续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艺人才,共计数百人,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既要完成额定任务,又要传授陶艺。她不断进取,在紫砂艺陶制作技艺上,不仅掌握了光器、花器、筋瓢器门类制作的泥性和技法,还悉心学习其他老艺人的长处,为己所用,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不断攀登技术高峰。
    1982年镇江地区授予李碧芳工艺美术师称号。
    1984年李碧芳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李碧芳的紫砂壶作品以纯朴的本质、优雅端庄的形态、精湛的手工技法,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书卷气息。1972年制作的《花提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1987年《井栏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1988年与张守智合作的《艺瓢》和《春炉提梁》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等等。有些作品还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海外友人。


    李碧芳从艺活动

   1985李碧芳应香港锦锋公司邀请赴港参加紫砂艺术展览1985-1992其中每年都有作品参加紫砂工艺厂组织的活动,如“香港锦锋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英泰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海洋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双鱼公司宜兴茗壶展”、“香港花萃公司当代宜兴名人名作展”。1991-1993作品参加紫砂厂组织赴台湾的“宜兴紫砂壶艺展”1993应新加坡“张苏公司”邀请到新加坡、泰国、香港参加“中国宜兴紫砂名人作品展览”2003.3应上海大众拍卖公司邀请,在“上海书城”举行“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签名售书活


   李碧芳紫砂壶从艺荣誉
   1972由潘春芳设计、李碧芳紫砂壶作品《花提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1980李碧芳被陶瓷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1-1983连续三年李碧芳被陶瓷公司和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3李碧芳创作设计的《五彩筋瓤小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二等奖
   1985李碧芳创新的《九头君芳茶具》获省级三等奖
   1987李碧芳紫砂壶作品《井栏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88李碧芳制作由张守智设计的《春炉提梁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19881.16《扬子晚报》题为《菱玉生辉》刊登李碧芳设计创作的《红砂菱玉壶》
   1989李碧芳紫砂壶作品《天中迎瑞壶》获新产品设计三等奖
   1990李碧芳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颁发的“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周年荣誉证书”
   1990李碧芳因建造宜兴古陶瓷作坊捐赠《天中迎瑞壶》、《天中朝凤壶》各一把
   1991.3.9《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制作的《墨绿九头梅椿茶具》
   1993.12李碧芳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捐赠《井栏壶》一把
   1999.11李碧芳为“有壶同享,有难同当”两岸紫砂茗壶赈灾义卖会捐赠《陶灵壶》一把

   2000李碧芳紫砂壶作品《中井栏壶》献给无锡博物馆收藏


胡洪明
    胡洪明,1959年10月生于江苏省陶都宜兴市丁蜀镇,本科学历。1978年胡洪明即涉足陶瓷专业创作与设计,1983年胡洪明进清华大学(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进修学习,得到杨永善、张守智和王建中等诸多名师指导。胡洪明师从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传人工艺美术大师沈邃华老师,供职于宜兴紫砂工艺厂。
    胡洪明热爱紫砂艺术,刻苦攻读和研习陶艺设计理论,勇于创作实践,在紫砂艺术殿堂里默默耕耘了30个寒暑,收获了30个春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品位紫砂艺术形象。
    胡洪明超凡的创作设计能力,他将独特的材质,独特的成型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融于一体,使他的紫砂壶充满艺术的魅力,名族的风韵。不论圆、腰圆、四方、六方、侧角、海棠诸式;不论高、矮、曲、直、均严密工整,韵味十足。素质、素形、素色、素饰的紫砂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都融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其对宜兴紫砂壶的装饰艺术也颇有研究,胡洪明用金银线装饰的紫砂壶在国内外具有很好的知名度,深受壶艺爱好者和藏家青睐。被誉为当代的“镶金装饰巨匠”。2011年因其艺术造诣颇丰,被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中国艺术大家”称号。

    胡洪明的许多紫砂壶作品已经载入了《中国紫砂图典》等多部专业书刊,紫砂壶作品也深受紫砂爱好者与收藏家喜爱,更有部分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众多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其紫砂艺术创作的业绩颇丰,已经收录《当代中国陶艺名家集》和《中外名人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等多部大型典籍。1988年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纪念活动—“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交流(中韩艺术交流展等系列展会)。胡洪明紫砂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多篇论文被省级以上刊物收录,为古老的紫砂艺术文化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胡洪明紫砂壶作品获奖
    1983年,胡洪明微型茶具五件套(仿泉、佛竹、纲纹、瓜型、石竹)荣获全省轻工业科技成果和四新产品评比三等奖;
    1986年,胡洪明紫砂壶《开片古币》获江苏省旅游纪念品评比优秀奖;
    1987年,胡洪明《古尊戟瓶》由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并陈设;
    1989年,胡洪明《十六开片竹编瓶》获江苏省第二届轻工美术设计展二等奖;
    1990年,胡洪明《嵌银丝百寿挂盘》荣获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赛二等奖;
    2000年,胡洪明紫砂壶《锦玉壶》于中国紫砂艺术名人及优秀陶艺家评选活动中获优秀奖;
    2000年,胡洪明紫砂壶《竹梅壶》在中国宜兴国际陶瓷展评比中获优秀奖;
    2000年,胡洪明紫砂壶《舞狮壶》于中国宜兴紫砂艺术精品展中荣获银奖;
    2002年,胡洪明紫砂壶《神鸟壶》于7月登录《韩国现代陶艺家会》中韩陶瓷交流展;
    2002年,胡洪明紫砂壶《神鸟壶》入编《当代中国紫砂圆典》;
    2003年,胡洪明紫砂壶《金猪兆丰》获评中国十大名壶;
    2004年,胡洪明紫砂壶《金猪兆丰》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收藏证书;
    2004年,胡洪明紫砂壶《祝福壶》获2004年中国十大茗壶银奖;
    2005年,胡洪明紫砂壶《祝福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5年,胡洪明紫砂壶《紫光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收藏证书;
    2006年,胡洪明紫砂壶《母子情》获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
    2006年,胡洪明紫砂壶《奇竹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铜奖;
    2007年,胡洪明紫砂壶《紫光壶》年获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金奖;
    2007年,胡洪明紫砂壶《神鸟壶》获中国工艺美术 “中艺杯”金奖;
    2007年,胡洪明《燕归来》获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金奖;
    2008年,胡洪明紫砂壶《三友壶》获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金奖;
    2009年,胡洪明紫砂壶《祝福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杯”金奖;
    2008年,胡洪明紫砂壶《金猪兆丰壶》荣获“2008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09年,胡洪明紫砂壶《桃韵壶》荣获“第三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09年,胡洪明紫砂壶《环龙三足》荣获2009年度中国十大茗壶金奖;
    2010年,胡洪明《万象更新》获“第八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10年,胡洪明紫砂壶《抽方壶》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11年,胡洪明紫砂壶《螭龙壶》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廖兴洲
沈红芬

1965年出生于中国陶都——宜兴。毕业于江苏省经贸大学工艺美术专业,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专业委员会会员任宜兴市陶都经济联合会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

在母亲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紫砂这门艺术,83年进厂,师从近代大师任淦庭弟子高级工艺美术师邵新和先生学习陶刻,同时系统学习书法、绘画技法;87年随制壶大师朱可心弟子高级工艺美术师刘慧大学习制壶,深得大师真传,所制作品在素壶身的基础上继承师辈的精髓技法点缀壶身,常以松、竹、梅、桃、藤、枝为题材,进行创作,并赋予个人情趣,换发新意,追求典雅意趣,三十多年的制壶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制壶功底,在行业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多次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世界陶艺大会指定刊物上发表论文,作品屡次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并被市级、省级、国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加上高级工艺师吴开浒(艺名墨青)的精雕细刻,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政界,商界,艺术界等各界精英的关注和勉励。

代表作品:《常乐壶》、《南枝提梁》、《铁骨生春》、《云水》等


艺术年表

1983年从任淦庭弟子高级工艺师邵新和学艺

1987年从朱可心弟子高级工艺美术师刘慧大学艺

2001年《乳鼎》获广州国际茶业、茶具博览会名优茶具金奖

2003年《简谈紫砂壶的造型美》在江苏省宜兴陶艺交流论文专辑上发表

2003年获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艺术家》称号

2003年《傲松》荣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

2003年《桑扁壶》荣获首届宜兴陶艺专业新人新作展评二等奖

2004年《供春套壶》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

2004年《初探壶艺》发表在《江苏陶艺》杂志上

2005年《厚朴》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6年《鱼化龙》荣获第三届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

2007年《天下春》荣获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7年《圣桃提梁》入选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

2008年《龙吟》荣获第九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9年《云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清韵》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铁骨生春》荣获第五届中国西部(西安)国际茶业文化博览会名优茶具评选金奖

2011年《朱泥竹鼓壶》被安徽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3年《常乐壶》入选“水韵陶都·温婉砂陶”巾帼陶艺展

2013年《南枝提梁》荣获中国潍坊第六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金奖。

尹祥明
    尹祥明从事紫砂雕塑、陶艺的创作33年,多年来能刻苦钻研紫砂传统技艺,并从现代雕塑获得启发,创作设计了系列紫砂皮革壶、超写实竹壶系列及一些现代壶艺作品,有机地把仿真皮革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传统紫砂作品中,并把它们走到极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紫砂语言,使历史的结晶与当下的创新融合在一起,努力探寻紫砂陶艺的另一番表情达意的审美功能,建立新的紫砂语汇,渐渐变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创造,而且在紫砂造型上越来越增加了新的可能。
    在过去从艺的30多年中,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创作了大量得到社会、行家认可的优秀作品,其中《怀古系列——瓶》、《日月组壶》、《根系列》、《玉椀壶》、《皮瓜壶》等数十件作品在省、部级评比中分别获奖。《竹提梁壶》、《皮革壶》、《沉积》等作品分别被文化部、中国历史博物馆、乌克兰国家艺术博物馆收藏和参加全国美展。
    在从艺创作的同时,尹祥明善于学习、总结交流、由自己撰写的《紫砂壶艺的风格设计》、《现代陶艺与传统紫砂的穿越》等多部论著分别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近年结合高校教育与南农大宗教授合作编写《紫砂陶艺欣赏与创作》,紫砂第一本大学教科书,同时撰写了第一本自己三万多文字的专著《漫话艺术潜能》,雕塑大师钱绍武题写了书名,著名艺术评论家吕品田为之写了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3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尹祥明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这从已出版的3本个人作品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作品集《五色土·尹祥明作品集》中著名作家余秋雨题序、著名陶艺家吕品昌、美术评论家沈其斌为之写了评论文章。

    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学艺。1985年从事紫砂陶艺、雕塑的创作,师从徐秀棠先生, 后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8年创建宜兴日月陶坊。作品在全国性的陶艺创作评比中多次获奖,作品被文化部、中国历史博物馆、乌克兰国家艺术博物馆等收藏,并入编《中国当代陶艺》、《中国现代陶艺家》、《中国当代美术家图录》光盘版,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专题——“中国当代陶艺先锋”。

    2003年,应邀参加中国雕塑家欧洲考察团,出访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比利时、希腊等国。出版专集《当代中国紫砂陶艺名家——尹祥明作品集》。2008年出版专集《五色土·尹祥明作品集》。2009年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10年建成明陶空间美术馆。2011年作为访问学者接受乌克兰中央美院和国家艺术科学院的邀请,与乌克兰十八位功勋画家在塞瓦托波尔市立博物馆联展,同时作品被收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专集《人民艺术家——尹祥明》。 2016年被授予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

    1998年《怀古系列一瓶》在全国第六届陶艺创作评比中获二等奖(国家轻工业局)。
    1998年《日月组壶》在全国第六届陶艺创作评比中获优秀奖(国家轻工业局)。
    1999年《回归的庆典——壶》在中国第四届民间艺术节获金奖(无锡)。
    2000年《根系列》在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铜奖(国家轻工业局)。
    2001年《陶意“U”韵》在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获二等奖奖(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
    2004年《神权壶》在中国第二届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得金奖。
    2006年陶艺在《领域》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获铜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06年《庄子物语·人生》在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获优秀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06年《大皮包壶》在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吴地风韵”大型展览获金奖(无锡)。
    2008年由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亚太地区)民间艺术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
    2008年《花好月圆》荣获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的创新奖。
    2008年《归来平安》荣获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的传播奖。
    2009年在宜兴市文学艺术奖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2010年《荷包壶》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首届世界和平民间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
    2010年《皮包壶》在获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金奖。
    2010年《大成壶》在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三等奖。
    2011年由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授予的“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2011年获得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的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011年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1年获得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的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012年由江苏省总工会授予的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吴冠中》在“中国书画之乡·宜兴市政府艺术奖”,第二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2013年《皮瓜壶》荣获第三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迎春花奖”。
    2013年《玉椀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2014年《荷包壶》荣获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精品奖。
    2014年《皮瓜壶》获得阳羡文学艺术奖二等奖。
    2014年《玉椀壶》荣获中国(苏州)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2014年《皮瓜壶》获得“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5年《渔夫》在“中国书画之乡·宜兴市政府艺术奖”,第三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2015年在第六届中国民间艺人节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产业示范金奖。
杨勤芳
  杨勤芳,1951年生于宜兴陶都,197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1991年作品《六方福寿提梁壶》获江苏省第三届轻工美术设计一等奖;1995年以江南民间竹编提篮为题材而设计创作的紫砂《谢意壶》被英国皇家大英博物馆收藏。
  197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曾师从吕尧臣大师学艺;
  1991年作品《六方福寿提梁壶》获江苏省第三届轻工美术设计一等奖;
  1995年以江南民间竹编提篮为题材而设计创作的紫砂《谢意壶》被英国皇家大英博物馆收藏;
  1996年作品《腾达壶》被英国古董协会收藏,《舜鬲双流壶》被该协会推荐英国邮政获准发行明信片;
  1999年作品《神童壶》和《紫金叠式》获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2001年作品《镶金汉风壶》获第三届中国王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代表作品还有《度石衡象壶》、《六方将军壶》等。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泥料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