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桂花泥,以精品老紫泥与段泥砂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调配极为不易,精品桂花泥极为稀少,桂花泥通体紫红,显富贵之气,细腻中蕴含苍古质感,段泥砂颗粒均匀点缀其中,骨肉匀亭、柔中带刚,泥性十分柔和,稍加泡养,包浆迅速,更见风韵。 窑温:约1085度。 收缩比:约11%。 矿产地: 泥性:原矿含紫泥和段泥砂,成陶之后,于深沉之“红紫色”底上,质感富贵,泥性柔和细腻。 难度:调配比例极难掌握,精品泥料极少。 特点:原矿含紫泥和段泥砂,成陶之后,于深沉之“红紫色”底上,质感富贵,泥性柔和细腻。 冲茗特性:以之冲茗茶汤“温顺醇和”、“回甘强劲”;若搭配前代传器为品种,稍一泡养除了“包浆”明显外,更与古代传世巨作之气息、质感毫无二样,为喜爱老壶韵味的藏家们爱不释手之品也! 冲茗特性: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王杏军曾多次参加马来西亚、澳门等海内外精品大展。其王杏军作品多次荣获海内外精晶展各奖项,并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陈列馆,文物馆,博物馆所收藏,并入选《艺术与收藏》、《宜陶人》、《壶魂》、《当代中国紫砂图典》、《紫砂典藏》、《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等紫砂书刊。
王杏军其紫砂壶业绩载入《首届宜兴陶艺新人新作获奖作品集》、《中国十大茗壶集》和《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获奖作品集》等。并在河北省电视台、南宁电视台等台作专题报道。2015年10月王杏军荣获首届“景舟杯”高级职称组铜奖。
韩小虎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委员
中国江苏陶瓷艺术学会委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艺名一指,艺室号“指艺斋”。1966年进宜兴均陶工艺厂师承民间堆花艺人杨耀生、李士勋;1974年开始独立从事均陶堆花工作;1979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由名师张守智、潘春芳指导。从艺四十年来,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创作意境,在均陶堆花艺术上既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艺术精华,师古不泥,又长于研修,大胆创新,逐步形成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探索陶艺的道路上又涉足紫砂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注重挖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因而在紫砂壶艺、雕塑、陶刻作品上达到大气、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充分展示了紫砂作品较高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品位。他集堆贴、浮雕与绘画技艺于一身,凭借其大拇指的神奇动力绘制出的“高山流水、庭台楼阁”端庄秀丽,楚楚动人;其“鱼虫花草、珍禽猛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给人以大自然的灵秀之美感。
从艺四十多年所创精品先后有两百多件,屡获国家金、银、铜奖,并选后被选作政府馈赠高档礼品或私人收藏。其业绩和创作的部分精品被分别编入《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和民间名人录》和《中外名人录共和国卷》中,他创作的《均陶龙凤大花瓶》荣获国家外经贸部荣誉证书;创作的《秋菊桂盘》曾先后荣获国家银质奖和国际博览会金奖;他创作的多件精品曾在台湾《天地方圆》杂志上发表,并分别参加宜兴历届陶艺节展评、香港博览会展和全国“两京”陶瓷艺术展,有多种精品被 收藏家们所收藏。 1995 年他应邀赴香港进行堆花技艺表演,他的高超技艺和功法,受到了港澳同胞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1998 年他在北京举行的‘ 98 中国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上作堆花技艺表演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赏。
在首届宜兴紫砂陶全手工技艺大赛中,经评委会严格审评,陈夕良被授予“宜兴紫砂陶合格传承人称号”。陈夕良先后聘于紫砂工艺五厂、猛龙杯业有限公司等。于1993年再宜兴紫砂工艺厂10号楼303室创办了自己的陶艺工作室“逸陶阁”,专业从事紫砂陶艺的创作工作。
陈夕良部分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