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该泥原矿通体呈红色(原矿朱泥呈黄色),烧成品呈紫色,应了中国一句古话:“红的发紫”,通常是用以调色用。矿料的年代久,铁份含量饱和,只要温度烧到位,不经几泡茶就温润、老陈之感,所以称为紫朱泥。 窑温:1080度。 收缩比:约30%左右。 矿产地: 泥性: 难度: 特点: 冲茗特性: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 冲泡建议:紫朱泥最适轻、中发酵茶,像台湾高山生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
马永强
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69年马永强生于宜兴紫砂发源地潜洛村,1988年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洪平学习紫砂设计制作。2013年马永强参加清华大学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
马永强其紫砂技法全面,基本功底扎实,擅长提炼传统作品,而又不失个人风格,即“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其紫砂壶作品造型简朴内秀,和谐统一,构思寓意深远,制作工艺细致入微,广采博取,融入了现代紫砂人文气息。马永强紫砂壶作品曾收录进《紫砂原创作品赏析》、《翰墨金砂》等权威紫砂书籍,并被国内外多家媒体报刊报道。
二零零零年,马永强与夫人蒋泉芳共同创办 “永壶轩”工作室,致力于紫砂事业。近年来佳作迭出,倍受海内外收藏界的关注。马永强二十多年艺术造诣,其紫砂壶作品屡获业内博览会奖项:
2003年马永强紫砂壶《凤鸣如意》壶获第二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铜奖;
2004年马永强紫砂壶《汉韵提梁》壶获第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4年马永强紫砂壶《迎洋》壶获“石家庄市首届中国紫砂精品展”金奖;
2005年马永强紫砂壶《秋菊》壶获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6年马永强紫砂壶《瑞兽》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2007年马永强 参加《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的“全球华人笔墨丹青迎奥运” 艺术作品捐赠展;
2009年马永强紫砂壶《汉璧》壶获第十一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马永强紫砂壶《箬笠》壶被山东省博物馆收藏;
2009年马永强紫砂壶《风卷葵》壶(与蒋泉芳合作)获第六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银奖;
2009年马永强紫砂壶《石瓢》壶在“庆祝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 二零零九年首届山东省紫砂名家邀请展”活动中获得金奖;
2012年马永强紫砂壶《龙带》壶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2013年马永强紫砂壶《悠乐》、《楚风》壶获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3年马永强被中国民族器乐协会及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授予中国民族音乐“爱心贡献奖”;
2013年马永强紫砂壶《仲芳笠帽》壶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2013年马永强紫砂壶《劲牛》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2013年马永强紫砂壶《春晖》壶入选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
2013年马永强紫砂壶《汉璧》壶获第十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铜奖;
2014年马永强紫砂壶《饮月》壶获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马永强紫砂壶《钰提》组壶获第十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马永强参加北京首都博物馆“紫玉墨韵——书画紫砂艺术联展”(由天津美术学院,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宜兴市委宣传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协办),与津门画派霍春阳,杨沛璋,王之海,周午生这四位当代著名画家进行艺术合作并联袂展出;
2015年马永强紫砂壶《汉璧》壶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职 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毛文杰,1968年生于中国陶都宜兴陶艺世家,1983年进江苏省宜兴紫砂壶工艺厂,随父亲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学艺,从事陶刻装饰.曾先后师承高级工艺美术师吴群祥,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学习紫砂造型艺术。1988年毛文杰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参加全国陶瓷培训班进修,从陶艺理论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灌输提高,后又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壶艺泰斗顾景舟老艺人为师,使自己的创制技艺日益精湛、全面。
毛文杰从艺20余年来,曾有百件新品问世,所制紫砂壶作品既继承传统又有所突破,既注重内涵又突出美感,既表现个性又具有特色,无论是塑器、花货,作品线条挺拔清晰,口盖准缝严密,具有独到的紫砂壶制作功力和文化品位。
毛文杰制作有顾景舟大师篆刻装饰的《石瓢》《磉碥》等作品已成为孤品,毛文杰一些紫砂壶代表作品曾在《当代中国紫砂图典》和台湾《天地方圆》、《紫玉金砂》等刊物上发表;《竹笠壶》被收录江苏省丁山实验小学陶艺系列教材《陶娃学紫砂》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