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枣红泥为原矿紫泥矿中提炼而来,因泥色近于红枣,故称作枣红泥。 特点:枣红泥比较稀有,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
范仁良,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出生壶艺世家。自幼跟随母亲学做宜兴紫砂壶。范仁良少年时期就熟练地掌握了全手工制壶技法。1986年,范仁良以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制壶基本功,考入江苏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技工培训班。范仁良虚心好学,刻苦研练壶艺技法,广集历代名家名壶之长,技艺日趋精良。1988年范仁良调入紫砂研究所,专业从事紫砂艺品的设计和研究。1990年,范仁良以突出的壶艺技法被厂任命为辅导教师。1992年范仁良创办仁艺居陶艺工作室。20多年来,范仁良对紫砂艺术执著追求,立足传统追索经典,并经过借鉴传统艺术的精华拓宽创作视野,不断推陈出新。范仁良集壶艺设计、创作和装饰技艺于一身,是当今陶都艺德兼备的青年陶艺家,有“紫砂少帅”的美誉。2008年由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授予“紫砂艺术大师”称号。
范仁良的作品题材新奇,构思严谨,富有诗意。他对宜兴五色土有较深的研究。尤其擅长用绞泥来装饰壶面。装饰后的紫砂壶色彩斑斓,各色协调和谐,纹理清晰自然,既形成了变化自然的纹理之美,又展现出如行云流水般动感之韵律。他的绞泥作品虽是他主观意念之作,且无丝毫的雕凿之痕,却大有自然天成之感。他创制的《金豹壶》,采用三种不同色泽的紫砂泥,如谐配置装饰成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豹,形象逼真。壶面色彩绚丽,壶面和壶色和谐统一,增强了壶的整体美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创作的《百宝神壶》,以葫芦为创作题材,分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壶为贮茶的公道壶,下壶为泡茶壶,上壶壶嘴设在底部,倒茶时可用壶“的”上气孔来控制。当用手指封盖气孔时,壶嘴滴水不漏,当手指离开气孔时,壶中茶水经壶嘴直泻而下。该壶以巧妙、奇特的构思,精良的工艺技法,受到中外茶商和壶艺爱好者的高度评价。
吴秋平,男,青年陶艺家。字:石菊.又名陶艺轩主人,于2000年创立了藏壶楼工作室,1974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自幼酷爱书画。
1991年9月吴秋平硬笔书法结业于上海市高校书画学院函授班,1992年6月吴秋平进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陶刻,师从大师谭泉海、史立新,在1996年八月书画作品在仝国首届大方书画廊收藏。
吴秋平并在1998年9月书法作品在宜兴市“永昌杯”青年组比赛中获二等奖。1995年6月吴秋平进紫砂工艺二厂,学习紫砂陶刻,深得多位名师指教.其陶刻作品集书法、绘画、金石、诗文为一体,用刀爽骏且厚重,线条含蕴古朴,平淡中见新奇,淡泊中含洗练,近年来,其作品真正达到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高艺术境界,颇受国内外紫砂收藏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