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红泥 —— 相关介绍

简介:红泥矿氧化铁含量较高,优者光洁明亮,橙中略见红光,劣者杂乱阴霾,俗不可耐;-红泥原矿坚硬似石,呈澹草绿色调,窑温略低,较适製作小件茗器,可爱灵动,深得世人喜爱。 窑温:约1100度C。 收缩比:约14%。 矿产地:江苏宜兴黄龙山系、台西。 泥性:烧成温度偏低,收缩比稍大,乾、湿度控制较难,石英、云母含量较丰。 难度:窑温敏感,窑温不足,呈枯黄橙色水色不彰;稍高,则收缩大、变型、塌陷、铁质溶点较易产生;烧足,呈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 特点:热淋变色率较大,愈用愈红;泡养一段时日,令人刮目相看,判若二物,呈现“包浆”之美。 冲茗特性:逼热高,迅速果决毫无矫饰;泡茶老手之最爱;茶汤明快大方,善恶分明。 冲泡建议:最适合乌龙、铁观音、岩茶、普洱 ,其他各种茶类也适合。紫砂之家推荐“一壶侍一茶”。

红泥 —— 更多推荐

全部

扁竹壶

作者:许卫中 编号:11602 泥料:红泥 容量:16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扁竹壶(大)

作者:许卫中 编号:11603 泥料:红泥 容量:26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笑樱竹节壶#2

作者:许卫中 编号:11613 泥料:红泥 容量:26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笑樱竹节壶#2(小)

作者:许卫中 编号:11614 泥料:红泥 容量:15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红泥 —— 艺人推荐

全部
张益锋
    张益锋
    国家级工艺美术员
    青年陶艺家
    张益锋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高徒,专攻制壶方向。张益锋紫砂壶作品端庄古朴,工艺追求卓越,满有升值潜力!
吴培林
    吴培林,斋名牧泥堂,江苏宜兴人,大学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成员。

    1990年,吴培林参加百岁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寿星百岁画寿壶”活动,为“百岁画寿壶”——“寿·灵芝壶”作者。1994年,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始设立“吴培林陶艺工作室”。长期从事紫砂壶艺创作,作品追求艺术风格个性化,造型理念切壶切意,“绞镶泥”技艺手法独特。师法自然,写意呈画,里外一致,或峰峦叠嶂,或行云流水,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专为收藏家及壶艺爱好者打造,每款不过三件,甚多孤品,尽心尽力扩展壶艺本体的价值空间。

    金奖作品有“荆溪十景系列壶”、“生命欢歌壶”、“人约黄昏壶”、“海上明月壶”、“太湖博览壶”、浪花壶”。“瓜田小憩组壶”在全国陶瓷创新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孕育壶”荣获“中国十大紫砂茗壶”,无锡博物馆等艺术场馆都有收藏。

    1990年起有论文《开创紫砂壶艺新的装饰艺术》、《火光土色》、《浅论紫砂壶绞泥装饰的创意及其技法》、《现代陶艺与陶瓷艺术》、《浅谈紫砂壶艺的创作与创新>)等发表于《天地方园》、《江苏陶瓷》等刊物中,作品和简历录入《中国紫砂图典》等各种大型辞书,艺术业绩和创作在电视、报刊等传媒中多有播出和报道。
吴扣华
  吴扣华,1964年7月生,2013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2016年 第六届),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艺术家,师承徐秀棠、邵新和、吴汝莲等名师。1982年涉足紫砂行业,在实践中创新全手工“贴梅花法”、“塑竹根法”等新工艺。
  1993年参加香港93紫砂精品展,作品由港台多家报刊杂志报道。?
  1996年参加上海紫砂精品展,展出紫砂艺术届最大对壶 《八运壶》、《鸿运壶》(每壶各可容水380斤),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新民晚报作了专题报道,作品被港澳台大部分收藏家收藏。
  1998年,作品《一条龙组合壶》,由四壶组合,合则为龙,分则是壶,为行家所称道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 “金奖”。
  2000年,作品《田园秋声》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2001年,作品《珍品三友壶》系列获两岸四地澳门文化艺术交流展“银奖”。
  2003年,参加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作品《大生春梅桩壶》被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收藏。 ?2004年,作品《喜上眉梢壶》获第二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金奖”。
  2005年和邬梦兆先生合作的《雅韵茗陶--百首茶诗百把壶》,(集名壶、名诗、名书、名刻、名印于一体),获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评比 “一等奖”,同年, 作品《束柴三友壶》获中日韩国际茶文化会 “特别金奖”。
  2006年,作品《如意供春壶》获第三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民间工艺 “山花奖” (民间工艺最高奖),得到无锡政府与文联的嘉奖和奖励。同年,《丰润梅桩壶》获2006年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吴地风韵”大型展览 “金奖”。
  2008年,作品《如意梅桩壶》获2008国际茶文化大会暨展览会茗壶评选 “金奖”。
  2009年,作品《田园秋声壶》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在北京举办的《陶都风》大型紫砂陶艺展。
  2010年,作品《永结同心》入选宜兴市政府选送上海世博会《陶都风》紫砂精品展。
范顺君
    范顺君,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师协会会员,中国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1974年范顺君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自幼受前辈壶艺名家范大生的影响,喜习书画和壶艺,练就了一手扎实而精制的制作紫砂壶工艺。1998年范顺君与妻子许美云精心创办了“和寅堂”陶艺工作室,范顺君2001年师承高工凌锡苟先生,先后又得高级工艺大师顾绍培、李昌鸿、季益顺先生等的艺术指导,对花货的装饰更有韵味。2003年范顺君又被陈复澄艺术馆聘为工艺美术师。现就读于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在先后巡展的过程中,有多件紫砂壶作品曾多次获奖,范顺君紫砂壶《隐形八卦壶》获全国工艺礼品展金奖、范顺君紫砂壶《童偶壶》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范顺君紫砂壶《十二生肖》组壶荣获首届中国河北工艺师壶展金奖、范顺君紫砂壶《卧龙八卦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范顺君紫砂壶《丹凤朝阳组壶》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茗壶评选铜奖和中国福建茶叶博览会金奖、范顺君紫砂壶《母子情深组壶》荣获中国福建茶叶博览会金奖等。
    范顺君紫砂壶有许多精品佳作被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成设,并有多件紫砂壶作品被载入《紫玉鉴赏》、《紫泥如金》、《宜陶人》、《十大茗壶紫砂》、《壶论》、《中国当代紫砂精英集》、《宜兴指南紫砂篇》等多部书籍之中,范顺君文章发表于江苏《扬子晚报》、北京《信报》、《教育报》、《茶周刊》、河北《都市时讯》、《鉴藏之友》、上海《中国国际礼品》等报刊。范顺君并多次在中央网视频道、福建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作个人专题报道。
倪新安
    倪新安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1955年生于宜兴,1971年进宜兴堆陶工艺厂从事紫砂堆花及紫砂壶制作。1992年任宜兴均陶工艺厂分厂厂长,之后创办“新安陶艺”。
    本着以弘扬紫砂工艺为己任,致力于继承传统和发扬具有自身特色的紫砂工艺艺术。倪新安所制紫砂壶注重料、形、工、款的协调搭配,充分体现紫砂泥料的质感和壶器型体美,深受广大壶友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1990年倪新安紫砂作品《蟠龙陶台》、《精品堆龙金钟》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92年倪新安紫砂作品《百花彩蝶瓶》入选北京全国精品展;
    2003年倪新安紫砂作品《仿古》荣获“第八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6年倪新安紫砂作品《福临八方》荣获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
    2007年倪新安紫砂作品《蜂菊》荣获“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7年倪新安紫砂作品《智竹壶》荣获“大连第三届茶博览会暨海峡两岸茶交流会茶壶比赛”金奖;
    2008年倪新安紫砂作品《春华秋实》荣获“首届中国(日照)国际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08年倪新安紫砂作品《霓裳羽纱》荣获“第十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倪新安紫砂作品《如意龙泉》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倪新安紫砂作品《新芽》荣获第五季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茶宫分会场“中国紫砂壶精品评选”活动一等奖;
    2010年倪新安紫砂作品《双龙顶珠》荣获第八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优秀作品金奖;
    2011年倪新安紫砂作品《含香》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龙凤千筒》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雷前伟
雷前伟是一位优秀的紫砂雕塑陶艺家,在多年的创作中,取得非常令人称赞的成就,也逐步融入当代紫砂雕塑艺术的主流。雕塑作品一方面与传统艺术结合,另一方面他的一些创新作品也慢慢突现出来。所制作品造型严谨,而且讲究气韵生动,选泥的色彩运用,传达独有的空灵感、虚幻感。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泥料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