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此乐提梁 —— 相关介绍

简介:此乐提梁壶系“壶艺泰斗”顾景舟与当代艺术家韩美林1987年合璧之作,其创作精髓在于高而突出的提梁,动势飞扬,协调呼应。从紫砂壶的工艺角度,提梁越高制作难度越大,需要制壶者对紫砂的泥性有绝高的把握。顾景舟先生将超高提梁的紫砂壶从设计稿变为现实,每一处细节,每一种角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足见其功力。 晚年的顾景舟,总结出壶艺创新要有形、神、气三要点,同时强调“如果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没有基本功扎实而又灵巧的双手”,要抒发情感,“再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他一再重申工艺技术基础的重要。顾景舟1989年作的此乐提梁壶,“不圆而圆,不方而方,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并济,允克用藏”。他将此铭刻于壶上,是一种对于中国传统造型精神的总结。他晚年在紫砂艺术领域的成就,已得出神入化的造型之法和工艺之法,此中有乐,可怡天年。

此乐提梁 —— 更多推荐

全部

此乐提梁 —— 艺人推荐

全部
范大量
沈彩娥
    沈彩娥
    国家助理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沈彩娥,江苏宜兴人,1983年进紫砂工艺二厂从艺,1990年选送进厂研究所,沈彩娥现与丈夫王福君一起在福君堂从事紫砂壶创作,沈彩娥紫砂壶作品线条柔润,展现女性的优美。沈彩娥紫砂壶作品多次参加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展览,也曾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获金、银奖,得到藏家们的交口赞誉。1999年沈彩娥紫砂壶作品《掇圆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
唐建平

    职  称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唐建平,1970年11月生于宜兴紫砂壶陶艺世家,1987年唐建平进紫砂工艺厂艺术培训中心。唐建平随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元明学艺,凭着对紫砂艺术的刻苦专研与实践较系统的学习了传统制壶的工艺流程,在老师严格规范的悉心指点下,对全手工制壶技法有了新的感悟,唐建平紫砂壶作品精益求精,清秀古雅,受到紫砂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唐建平紫砂壶作品多次在全国陶艺设计创作中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深受藏家们的青睐。

朱晨阳

    朱晨阳,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1970年生于陶都宜兴,1988年毕业于紫砂壶专业班,期间受到汤鸣皋、夏俊伟、邵家声等老师的专业授课。后进入紫砂壶工艺一厂,师承谈跃伟(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经过三年传统制作工艺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能。

    2010年被正艺紫砂艺术品有限公司聘为工艺美术师,2011年就读于北京地质大学学习造型设计,后创办了“晨阳工作室”。

    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作品多次在国内展览中获奖。深受壶艺爱好者的好评。

李慧芳
    李慧芳,女,1957年出生于常州,1993年工艺美术师,1976年进入宜兴紫砂厂,跟随李碧芳学艺,认真刻苦学习紫砂技艺的各项知识及成型基本技法,并学习初级绘画陶瓷制成,以增加美学涵养。1978年以优秀的成绩考进紫砂研究所,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为师,进一步接受学习训练,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基本工夫。并受顾景舟大师对讲解紫砂历史、造型设计、工艺技巧等,对于造型技巧和设计理论上有者极大的提升作用。

    1988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陶瓷工艺美术训练班学习,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专业,学会陶瓷造型的点、线、面之应用,掌握平面设计与立体构成之间的关系。1993年12月,获得江苏省轻工业厂颁发的工艺美术师资格证书。
林陵祥
 林陵祥,1977年8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技能大师,福建省林陵祥银雕技能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著有个人专著《中国传统绝活技艺系列—畲银技艺》,论文两篇《浅谈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和金银艺术与现代器具的发展探讨》;个人参加国家省级以上工艺美术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举办工艺品大赛,截止目前为止共荣获金奖9项 银奖10项 铜奖7项。个人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4件,独立拥有16项国家专利。 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盈盛号首席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特别金奖《银翼善冠》作品的作者、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的获得者…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壶型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