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龙头一捆竹 —— 相关介绍

简介:清朝制壶名家邵大亨,所做的龙头一捆竹,是根据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而设计出来的,它讲的是龙王到东海来巡视,路过一个地方,见到当地的人民非常贫困,但都又非常善良,就叫它的儿子送一样既能吃又能用的东西给当地人民,以帮助人民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龙王的儿子遵照其父亲旨意将生长在大海中的一种叫“竹”的植物捆上一捆,绑在自己的龙头上送到当地群众的手里。龙头一捆竹壶正是诠释了龙与竹的关系。

龙头一捆竹 —— 更多推荐

全部

十六竹壶

作者:邵亚芬 编号:23511 泥料:底槽清 容量:36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龙头一捆竹 —— 艺人推荐

全部
周益娟
    周益娟,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金奖得主,中国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中国青年陶艺家。

    1975年生于陶都宜兴,92年进紫砂二厂培训班学艺,后经恩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元明的悉心指导,从传统全手工技法入手,刻苦学习,追摩传统和现代各种茶壶,所得颇丰。深谙紫砂工艺真谛,制作技艺精细,取材广泛,尤擅长方器、光素器,作品端庄大方,深受玩家喜爱。

    代表作品:《鹧鸪提梁壶》,《掇圆壶》,《天昱壶》,《六方紫玉壶》,《虎踞龙蟠》,《乘风破浪》,《含香》,《玉乳》等。
    2005年设“益娟壶艺”紫砂创作工作室;
    2007年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员的资格;
    2008年5月作品《鹧鸪提梁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9月第二届宜兴紫砂手工大赛荣获合格传承人奖;
    2009年获颁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2011年9月作品《虎踞龙磐壶》在“东方明珠杯”全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
    2012年4月作品《含香壶》在中国潍坊第五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评比中,荣获金奖;
    2012年9月作品《玉乳壶》,在第六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得银奖。
    2012年11月,作品《掇圆》被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永久收藏
    2013年11月,获颁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蒋春音

      蒋春音,艺名佳依,中青年紫砂艺术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助理工艺美术师。蒋春音出生于具有五千多年陶文化历史的江苏宜兴丁蜀古镇蜀麓脚下,祖上世袭承陶,是明代制壶高手闵鲁生壶艺传人,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受家训文脉较早从事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蒋春音自幼喜书画、好设计,尤擅艺术作品的创新,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紫砂壶艺作品在现实基础之上求变。

      隽秀、自然飘逸,蒋春音注重紫砂壶器型的点线合一和设计概念,集成个人风格。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亲笔为蒋春音题词“委怀之情、一寄壶茗”;吕尧臣大师亦题赋“壶中情”和“陶苑文心竟风流、阳羡古风赞金砂”;汪寅仙大师则题词“壶中觅天趣、金砂盖九洲”;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江苏省美协副主席、著名山水画家范保文,紫砂艺苑徐汉棠、谭泉海、鲍志强、李昌鸿、顾绍培、何道洪等工艺美术大师纷纷为蒋春音紫砂艺术涂墨赠言。
      蒋春音紫砂壶作品“圆鼎三足”被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收藏!
      著名画家,作家,美术评论家陈丹青收藏蒋春音作品“圆古壶”!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收藏蒋春音作品“婉灯壶”!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收藏蒋春音作品“玉带壶”!
      蒋春音紫砂壶作品“源之泉”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铜奖!
      蒋春音紫砂壶作品“灵兽福禄”2009年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蒋春音紫砂壶作品“春之曦”2009年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蒋春音紫砂壶作品“半月弯”2010年被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
陈进
陈 进,师从袁国强,1979年生于陶都宜兴,自小受家庭制壶熏陶和自身的喜爱刻苦使他在传统紫砂技艺打下夯实的功底,从事紫砂行业十余年,名师指导,擅长传统全手工制作。制壶严谨踏实,悟性较高。
邹恩惠
生于古陶都宜兴耕陶世家,过家家之年便耳闻目染。如歌岁月,二十载匆匆,我行我风从业至今。曾忆当年吾求艺,兢兢战战,然吴资大愚,冬颤夏挥汗,年复一年,研于造型和工艺,今略见小成,故吾心于此天此地,彼山彼水间追灵求感,去寻那世间之另一片更蓝更高之天。吾道尚浅,如有不当,望师友斧正。
何道洪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拜师于王寅春门下,深得名师真传,练就制作方器、圆器与筋纹器等器形的扎实功底。而后并获素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裴石民先生指导,琢磨花货及仿生蔬果的制作技艺。曾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修习陶瓷相关课程,深研造型、装饰设计,涵养创作美学。

    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何道洪是一位难得的制作技术全面的紫砂陶艺家,熟悉掌握各种紫砂壶制作技法,深知泥料特性及配色学问,兼具丰富的制壶实务经验与美学理论基础,其作品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所设计的砂壶稳重大方、精工细致,器形力度、动感十足,韵味深厚,于光素器圆润敦厚、气韵深蕴,筋纹器工精艺谨,花货细腻优雅,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

    三十多年来,塑造了百余个作品,种类有圆器、方器、塑器、筋纹器等,还有花瓶、花盆、果品、小动物等摆件装饰品,既是艺术欣赏价值极高的特艺品,也是实用性强的日用品;既有可容水80斤的特大“道方壶”,也有拇指般小的“微形什锦壶”,在装饰手法上有乳雕和半乳雕之装饰,有应用字画嵌泥装饰,有开片裂纹及嵌银丝等装饰,1985年赴日考察期间,受到当地极其热烈的欢迎及赞赏,正值创作丰收期的何道洪,在紫砂艺术中的发展,受到众人期待。

    作品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故宫及中南海收藏,并选为国礼赠外国元首。在紫砂陶艺作品国家级评比中,6次获得金奖。出访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来、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办展,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多篇论著刊载于专业学术性刊物。

    荣誉2000年作品《壁钰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作品《神竹壶》获轻工联合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多篇论文发表在《江苏陶瓷》等杂志,2001年出版个人专著《珍壶藻鉴》。
王浩平

    职   称助理工艺美术师
    王浩平,自幼喜好美术,96年进入丁蜀职业高级中学学习工艺美术专业,99年毕业后跟随高级工艺美术师蒋琰滨学习紫砂方面的各种技能。02年王浩平进入龙德堂,得范泽锋先生教泽,学习制壶创作技艺,进修工艺美院陶瓷艺术系。

    王浩平善于雕塑、浮雕、贴花和树桩壶系列,不断发掘生活中的一切静物寻觅灵感,把各方面技能入会贯通,极力表现出紫砂壶作品的真善美、精气神。王浩平紫砂壶作品屡次获奖,广受收藏界人士喜爱。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壶型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