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梨形 —— 相关介绍

简介: 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因形状似梨而得名”。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也说:“梨壶——因造型类似梨而得名。元代始烧造,其后历明、清两代,经久不衰。”因而梨形壶自古便有之,此款梨型壶便也觉器度非几。 壶原为惠孟臣首制,《阳羡茗壶系》:“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浑朴工致兼而有之”。作为一种传统器形,想要在众多壶中脱颖而出仅有壶形是不够的,壶色、壶质、壶韵尤为重要。

梨形 —— 更多推荐

全部

梨形壶

作者:王镇学 编号:11703 泥料:黄金段 容量:27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梨型壶

作者:王六初 编号:31202 泥料:朱泥 容量:17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孟臣壶(梨型)

作者:徐萍 编号:31703 泥料:朱泥 容量:25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梨形套壶

作者:姜支琴 编号:35005 泥料:朱泥 容量:25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梨形 —— 艺人推荐

全部
蔡炳昆
    蔡炳昆,出生于1949年,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人。“蔡氏三兄弟”的老大,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建窑代表性传承人,誉为“中华传统的工艺大师”,他烧制的建盏工艺特点在于:古朴精致,手法高超,30多年的手工作坊独自研制建盏,经验丰富,掌握金兔毫、银兔毫、珍珠斑、油滴釉碗(盏)、壶、罐和瓶等多种技艺,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束口,可以用一只手的几根手指配合,快速的在坯体上拉出一道束口盏的“指沟”, 而且所作的束口器型古意悠远,极具宋代束口盏的韵味。长时间使用后,盏内会幻化出七彩光芒,让人爱不释手。

获奖:
2015年1月,作品《金油滴建盏》荣获第三届“中国·金艺奖”国际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金奖。
2015年10月,作品《束口银油滴盏》获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易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因而,深受各界人士的认可与好评,是多年来数家电视台曾对其进行采访报道的热点。

沿袭传统工艺,束口技术炉火纯青,长期使用盏内变化愈加绚丽,收藏价值极高。
范育君
  范育君,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73年出生于中国陶都江苏宜兴,在长期的壶艺氛围的浸染中产生浓厚兴趣,1991年学艺,集各家之所长,加以自身对壶艺的领悟,技艺日益精湛,擅长方器的设计与制作,注重形、气、神,追求刚柔兼备。
  2004年受聘为“陈复澄艺术馆”工艺美术创作师,并在无锡广播电视台中等专业学校深造。2006年被评为陶瓷工艺高级技工,2006年“宝方壶”、“藏六方”及“君风”在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全手工制陶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三等奖。2008年创办“聚艺斋”工作室。
李龙
宜兴制壶好手,技艺纯熟,工艺繁复,作品保真,性价比高
缪兴洲
缪兴洲建阳新生代工艺师,与华御同门
潘华娣
  潘华娣,工艺美术员、中青年陶艺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宜兴陶瓷协会会员

  1970年出生于人杰地灵、风光秀美的宜兴丁蜀,从小玩泥,自幼习陶,对紫砂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多位名家大师的指点和作品风格影响。多年来对紫砂艺术的执着、刻苦研练壶艺技法和历代大家名作,技术精进。

  近年来,潜心壶艺,对历代经典茗壶进行了认真研习揣摩,并不断从壶外艺术中汲取营养,积累提高,对紫砂陶艺的泥料选择、造型设计、制作技巧等精益求精,展示了自己对紫砂陶的认识和理解。时有新品推出,是当今中青年陶艺家中的佼佼者。

  作品以传统风格为主,整体美观大方,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做工精细挺拔,线条流畅自然,每件作品都溶注着作者的心和意,都散发着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结构严谨、周到,唯美的艺术思想,充分体现古陶都富有神韵的紫砂艺术魅力。

  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陶瓷展评并获奖,深受海内外紫砂爱好者的喜爱和收藏。
蒋丽娟
    蒋丽娟,1976年,现为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邵顺生先生。蒋丽娟自幼对紫砂艺术无限的热爱和痴迷,她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历代名家经典器型,随着制壶技艺的不断提高,制壶技艺日臻完美,所制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更是得到了许多紫砂界前辈和紫砂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1998年与其丈夫路学峰创办了“金路玉峰”紫砂工作室,携手创作,共同品味紫砂的艺术人生;

  2009年作品《一帆风顺》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1年作品《汉风》被淄博中国陶瓷馆永久收藏;

  2012年作品《得福》被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永久收藏;

  2013年作品《事事如意》被北京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

  2014年作品《清莲》在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

  2015年作品《暗香疏影》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神龙杯”金奖;

  2016年作品《天乐》荣获“艺博杯”徐州文化博览会金奖;

  2016年作品《忆秋》在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壶型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