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如意 —— 相关介绍

简介:如意又名握君、执友,它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笏或称手版,民间又称朝板,大臣朝见君主时,持笏于双手,可记事其上,以备遗忘;搔杖,又叫做不求人,以搔杖搔痒,可如人意,如意由此得名。 明代高濂所撰《遵生八战》所说:“如意,古人以铁为之,防不测也。”原来,如意是一种防身器具。 宋代以来,如意的作用起了变化,已由实用器向陈设器过渡,并和吉祥图案联系起来。 到了明清两代,社会上盛行说吉利话的习俗,如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制作如意的材料有金银、瓷器、各色玉石器和竹木器等。

如意 —— 更多推荐

全部

玉如意壶

作者:邵亚芬 编号:23517 泥料:紫泥 容量:32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如意壶#1

作者:束旦生 编号:14003 泥料:底槽清 容量:38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如意壶#2

作者:束旦生 编号:14004 泥料:底槽清 容量:35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云肩如意壶

作者:胡欣 编号:26005 泥料:底槽清 容量:30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如意 —— 艺人推荐

全部
高建芳
    高建芳,女,1956年出生于陶都宜兴,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中国优秀中青年陶艺家、中国紫砂艺术大家。曾就读于东坡书院,1978年拜蒋蓉为师,擅长紫砂象形壶艺的研究和创作,被业内外人士称为“象形壶艺第一传人”。

    作品将紫砂陶艺的审美四大要素,即:形、神、气、态贯通一气,把自然界的各种花卉、瓜果、蔬菜等物体形态经过模拟、提炼、升华,创作设计成各种完美动人、栩栩如生的器形,艺术性地再现花货壶艺的形象逼真的姿态。

分别于1983年和1988年,二次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制作与造型专业深造,期间更得到韩美林、张守智等教授的悉心指导。对紫砂壶设计创作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擅长象形紫砂壶艺的创作,享有“象形壶艺第一传人”之称,作品屡为“故宫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等单位收藏。

1981年6月《五头荷叶壶》获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2年6月《五件茶具水平》获国家轻工业部、中国工业美术协会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优秀产品三等奖;

1983年5月《荸荠壶》获江苏省轻工业厅、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年小发明竞赛一等奖;

1984年2月被共青团宜兴市委授予青工“五小”智慧竞赛二等奖; 

1987年7月《荷花单杯》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艺术珍品,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陈设;

1987年10月获首届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青年文化艺术节陶艺展览二等奖;

1988年9月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创作的《提梁荸荠壶》被选送日本、香港等地展出; 

1989年5月《五件西瓜茶具》获香港锦峰公司最佳制作三等奖;

1990年6月赴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城市进行交流访问,并在东京进行现场创作制壶,得到一致好评,其展出的作品被日本业内人士赞不绝口; 

1990年10月《荷氏三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协会颁发的设计创作表扬奖;

1995年7月《七件寒梅茶具》获宜兴市科委评比展览会一等奖; 

1997年12月《春夏秋冬系列壶》获江苏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颁发的陶瓷艺术新品一等奖; 

1999年1月作品参展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名人名作艺术展;

1999年9月,《玉米壶》、《荷花壶》参展由南京博物馆、省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省陶艺展; 

2000年8月《西瓜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2000年11月《荷花生日壶》获国家轻工业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优秀作品金奖; 

2001年2月论文《“荷氏三壶”的设计思路及造型艺术》获宜兴市人民政府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01年5月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2001年12月《世外桃源》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2年6月,与艺术大师韩美林教授合作的《荷韵壶》获中国轻工业总会,紫砂艺术精品金奖;

2003年3月应美国中华陶瓷艺术学会邀请,赴美国洛杉机、旧金山、费城、绘声绘色等城市交流访问并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圣荷西州立大学、美籍华人周光真艺术馆等地进行现场制壶操作表演,得到专业艺术人士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3年8月由上海美术出版社《高建芳作品集》; 

2004年4月《如意枇杷壶》获第二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

2006年4月《枇杷》紫砂壶入选2006年中国(无锡)壶文化节“吴地风韵”大型展览获金奖; 

2006年《如意枇杷壶》被国务院办公厅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
张梅珍
    张梅珍,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65年生,毕业于江苏省轻工业学校,从事紫砂造型设计制作多年。

    1985年1989年业于江苏陶瓷轻工业学院并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専业。

    1991年为美国环境艺术展创作“汉风”系列作品。

    1998年《田园皱菊》参加香港《紫砂陶艺精品展》获银奖。

    1999年《龙呈祥》被《收藏指南》录用刊藏。

    1999年《悦竹提梁》获中国(国家级)工艺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1年11月《瓦当纳福》壶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纲奖。

    2002年(国壶)溴门文化术交流展银。

    2002年11月《五件玉龙茶具》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卫大师精品博宽会铜奖。

    2003年5月为江苏省锡宜高速公路地方段作大型壁画设计策划。

    2004年9月《大顺壶》荣获《第二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覚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

    2005年5月作品《悦竹提梁》被收入《陶娃学紫砂》四年级第16课课本中。

    2005年11月《秋分》获《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会》铜奖。

    2006年6月《锦肩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2007年10月被邀《江苏省首期陶艺创新设计高级研修班》进修学习。

    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注重美学理论,博采众长,拓古创新,技能功底扎实,手法灵秀。所制光货,花货格调较高,浑厚,重古意,珍珑作品显雅致。

    在年轻一代陶艺家中堪称佼佼者。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参展并获奖项,颇受行家壶艺爱好者赏识。现工作于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工作室。
余维新
    余维新,宜兴紫砂壶实力派名家,擅长制壶刻绘
董亚芳
  董亚芳,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陶瓷装饰高级技师,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艺术收藏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无锡市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宜兴市慈善协会会员。1965年出生于人杰地灵、风光秀丽的宜兴蜀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儿时就迷上了紫砂造型。学校毕业后随母学习制壶技术,与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艺,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鲍利安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1985年应邀赴山西平定陶瓷厂担任技术辅导。1990年返厂,之后又长期得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老师的悉心指导,制壶技艺日益精进,期间又进南京经贸学院艺术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深造,在陶艺理论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灌输与提升。现在方圆紫砂艺术有限公司研究所从事紫砂壶艺的设计和创作。近几年,受宜兴陶协的委派,先后在台湾、广州、杭州、鄂尔多斯、长春 、寿光济南等地作现场操作表演,被多家媒体相继报道,获得好评。
  2016年7月,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逐步形成了“气韵清灵、形意飘逸”的个人壶艺风格,作品屡获大奖。壶有形,它应得体大度,飘逸灵动;壶赋神,它以德载物,品性高尚,只有神形兼备,方为艺术珍品。技良、艺美、德厚、品高,便是她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标。
  近几年,端坐泥凳边,徜徉紫砂界,抱定一个宗旨:不想十全十美,但求德艺双馨。诚实做人,踏实制壶,修得为高,练艺至上。何道洪大师既是她的业务指导,又是她的引路人。铭记何大师的教诲,常思自身德艺修炼,以求做一个被人认可、认同的人。
  作品入编各种书刊、杂志。所制作品深受海内外众多收藏爱好家的真爱和收藏,并多次获奖。
  《才 子》 2001年12月,获中国工艺美术铜奖。
  《潜 龙》 2002年8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优秀奖。
  2005年7月,赠于无锡市博物馆妥善保管,永久收藏。
  2010年6月,在迎世博紫砂艺术大展中,荣获本届大展优秀奖。
  《合 欢》 2002年11月,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银奖。
  《劲 牛》 2002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铜奖。
  《清 沁》 2003年10月,赠于南京市博物馆妥善保管,永久收藏。
  《重 宝》 2003年11月,获中国工艺美术银奖。
  《思 源》 2004年5月,赠于宜兴市慈善会。
  《博 浪》 2005年5月,赠于丁山小学举行的。
  《陶娃学紫砂》校本课程首发仪式活动。
  《飘 逸》 2005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荣获铜奖。
  《飘 逸》2012年9月在金钥匙杯精品茶具设计大赛中荣获银奖。
  《警 魂》2005年11月,获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艺术金奖。
  2009年,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收藏。
  《圆 珠》2006年5月,荣获“最受消费者喜爱产品”的称号。
  《草原之韵》2012年9月金钥匙杯精品茶具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
  《朴 玉》2007年11月,荣获中国第九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8年5月,荣获中国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
  《线 律》2008年1月,赠予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用于资助江苏省体育公益事业。
  2010年6月,荣获迎世博紫砂艺术大展优秀奖。
  2010年8月,呗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美术馆永久收藏。
  《鸿 韵》2008年4月,荣获“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美术大展金奖。
  《圆 曲》2008年11月,荣获第十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9月,被西柏坡紫砂书画艺术馆永久收藏。
  《紫 玉》2010年2月,被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集 思》2010年3月,荣获女陶艺家创新作品展优秀奖。
  2011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龙凤对》2010年7月,荣获首届广州紫砂陶艺文化节大赛银奖。
  2010年12月,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银奖。
  《牛 盖》2011年8月,荣获第二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紫陶杯”大赛金奖。
  2011年12月,荣获第八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铜奖。
  《唐 韵》2011年8月,荣获第二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紫陶杯”大赛优秀奖。
  《高瞻远瞩》2011年8月,荣获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学 士》2012年8月,荣获第三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天工杯”评比大赛金奖。
  2016年12月受邀参加第七届阿联酋“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宜兴紫砂展,参展作品:《圣洁壶》、《百年传承壶》。
浩然居
顾余根
1963年生于制壶之乡陶都宜兴丁蜀镇,自幼喜爱美术,在从事陶艺职业的三十年间,刻苦勤奋,好学上进,在制壶的道路上与制壶大师共同探讨制壶技艺,并不断创新。 近年来创作新品多次获奖,作品梅桩壶获2007年全手工大赛优秀奖,2010年作品锦松壶获届希望杯紫砂壶艺大赛三等奖,2013年,千年守望,获全手工比赛一等奖。 现作品更加成熟,新品不断,苦心经营艺术品味逐渐上升,更具收藏价值。并且本人的许多作品被多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壶型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