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葫芦 —— 相关介绍

简介:葫芦壶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时下最珍藏的便是杨彭年制的套环钮葫芦壶,这款壶器身洒冷金斑,壶体设计新颖。造型呈葫芦状,壶流短直而微向上翘,把成半环形,盖顶设有套环钮装饰。整器形制的线条以浑圆为主,十分流畅。壶腹阴刻行书铭文:“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署“曼生铭”。把梢下有“彭年”方印,壶底钤“阿曼陀室”方印。此乃陈曼生、杨彭年两人默契配合所制之壶,可谓珠联璧合,“壶依字传,字随壶贵”,为鉴赏家视为钟爱的“曼生壶”。

葫芦 —— 更多推荐

全部

葫芦壶

作者:邵亚芬 编号:23509 泥料:降坡泥 容量:27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情趣壶

作者:许卫中 编号:11609 泥料:紫泥 容量:18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壶藤野趣壶

作者:桑黎兵 编号:07702 泥料:段泥 容量:50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葫芦壶

作者:韩惠琴 编号:30302 泥料:清水泥 容量:49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葫芦 —— 艺人推荐

全部
吴东瑾
    吴东瑾,女,1967年生,江苏省宜兴市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她幼时受父辈们的熏陶,对紫砂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1983年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吴群祥学习紫砂壶造型艺术,得到真传。1994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设计专业进修。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各界朋友的肯定和好评,被壶艺爱好者广为珍藏。
王翔
    王翔
    国家工艺美术员
    王翔生于1975年,师从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紫砂陶艺大家谭泉海。王翔的紫砂壶作品门类丰富且艺术性极佳,画面构图严谨,平淡天真,意境直追宋元文人画,充满静穆单纯的气息。王翔紫砂壶作品形神兼备,曾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奖,极具收藏价值,其中许多紫砂壶作品被收藏家誉为珍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家张守智教授称赞其陶刻技法独树一帜,把中国的文人书画艺术巧妙结合到紫砂壶作品上,款式新颖,做工细腻,难度很大。
陈国良
  陈国良,男,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师从研高大师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

  陈国良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何道洪师傅学艺,其后从事花盆、瓶、挂盘等制作。1985年曾在陶瓷公司职校学校工艺、素描、雕塑、图案装饰。1986年任宜兴紫砂工艺厂艺术培训中心辅导老师和技术总监。1988年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专业。1993年进紫砂工艺研究所专心设计自己的紫砂创新与制作。现职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5年创作的《葫和壶》获陶瓷艺术新品展评三等奖;2001年、2002年作品《待放壶》、《阳羡溪头》分获第三、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代表作: 北瓜 奔月 金钱松 劲松灵芝。

  对于茗壶制作讲究实用与收藏价值兼顾,不拘泥于流派,从不专做某些风格作品,依创作灵感发挥。作品颇具个性,端庄秀雅且富情趣,既有传统韵味,又能别树。对紫砂陶,其一贯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其作品不论光素货,花货和其他,都是追求有挑战的难、新、奇、巧和形成个人的风格,在创新和制作中更求精、求实、讲究实用与收藏兼顾、题材丰富多样,源于传统而别有新姿。

  陈国良的感觉是朴实无华的,而他设计的紫砂壶壶体清秀,融自然之形和艺术之魂为一体,吸取自然万物的各种形态,采用抽象的表现方法,把大自然中生气盎然的植物提炼成一种情趣,从而把这种韵味转化在文化艺术品上。他的紫砂壶壶体饱满圆润,壶身明快的线条无不显示其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技艺技法。
冯云华
  冯云华,又名小云,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青年陶艺家。
  1969年出生于陶都宜兴紫砂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紫砂有浓厚的兴趣。1986年进紫砂二厂培训班,受到徐汉棠大师的辅导,1993年被选入研究所,熟悉掌握各种砂壶制作技法,深知泥料特性及配色学问,兼具丰富的制壶实务经验与美学理论基础,作品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后又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先生为师,在师父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下,德艺双修,壶艺精进。所创作的紫砂作品以传统为依托,融入作者设计思想理念,充分显示了紫砂材质美及造型美。作品更是力求庄重饱满、大气秀逸,于传统处力透现代张力,稳重中隐现灵动,做工灵秀,精气神之美耀然壶表,令人爱不释手。虚心好学,博采众长,独创一片紫砂天地,许多原创作品受到专家及收藏界的好评。
  1997年入编《当代宜兴陶瓷名家集》。1998年毕业于南京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并与夫人孙小华创立了“淘沙艺品”创意中心,如,根据apec会议上的唐装设计的《唐风壶》震惊了紫砂界。许多作品在全国各地陶瓷评比中获得大奖,2005年5月应邀赴新加坡举办个人壶展,同年11月赴香港举办个人紫砂精品展,许多作品深受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许华芳
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酷爱紫砂艺术,毕业后进入江苏宜 兴紫砂工艺厂从艺,曾得到多位名师的悉心指导。93年进入中央工艺 美术学院进修。作者遵循艺术创造法则,由感性而发,步入自由、自 然、自怡、自娱、自乐的创作空间。作者造器,采用纯手工传统手捏 法,结合绘画布局章法,删繁就简,柔和天然,收敛有致,写意神, 用平常心境囊括自然物状,用陶艺语言淡化工艺特征。她与泥为伍, 游离于技巧之上,以陶艺创意,且保留传统法则,充分体现紫砂茶 的“深沉、博大和纯朴”这三大功能特征,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 格,其作品多次在大赛中获奖,并被艺术学院及海外文化中心收藏,还在《旧金山报》刊登报导其作品,深受行家和各人士的喜爱!
王镇学

    王镇学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70年王镇学出生于陶都宜兴,18岁那年,王镇学考入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徒工班,1988年王镇学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谈跃伟,同时又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指点,后又受汤鸣皋、夏俊伟、邵家声、徐可棠等的指导,王镇学紫砂壶壶艺创作日益精进,王镇学的紫砂壶作品不借助任何装饰,以最简洁的表现方式展现紫砂的魅力。
    王镇学的父亲王柏生,原在宜兴陶瓷公司原料总厂负责黄龙山矿山原料选料、配制,潜心研究紫砂壶泥料。数十年来,在紫砂业界具有较高声誉,并培养出一批从事配泥方面的学生,王镇学的紫砂壶作品立足于传统,注重内涵,全手工成型制作,以光货为主,师古而不泥古,紫砂壶作品端庄凝重,古朴大方。王镇学泥料则采用父亲专门秘制的各种紫砂泥制作,使紫砂壶作品更具实用性、观赏性。王镇学紫砂壶在多次壶艺比赛展评中获奖,深受藏家、鉴赏家青睐。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壶型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