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潘壶 —— 相关介绍

简介: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畬,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先世以盐贾起家,累官至两广盐运使。由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紫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紫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紫砂壶称为[潘壶],潘仕成祖籍福建蒲田,用朱泥小壶喝茶的习惯应源于此,因而所有正宗由潘仕所设计订制的潘壶均应是朱泥小紫砂壶!一般是三款,分标为高潘、矮潘、中潘。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潘壶一般为闽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据当地乡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为荣,在女儿出嫁时必以一潘壶为嫁妆,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荣华富贵。所以多要求为宜兴紫砂潘壶,绝少用土产的汕头壶。通常这种随嫁的紫砂壶潘壶并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於梳妆台装发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後,多作为陪葬物,以示对娘家养育的感念之意。

潘壶 —— 更多推荐

全部

描金祥云壶

作者:范君华 编号:09615 泥料:清水泥 容量:20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潘壶

作者:徐萍 编号:31704 泥料:朱泥 容量:29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潘壶

作者:尹跃琴 编号:31907 泥料:紫泥 容量:18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小潘壶

作者:尹跃琴 编号:31913 泥料:朱泥 容量:14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潘壶 —— 艺人推荐

全部
杨群群
    杨群群,又名杨群,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

    1970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喜爱紫砂艺术
    1990年进紫砂二厂研究所工作,先后师从紫砂名家吴扣华、范友良
    1995年随夫君、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友良(其祖父范大生是当地有名的制陶大师,范友良本人也是当地最年轻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创办《良友陶坊》陶艺工作室,开始自己的独立设计和制作,杨群善长小品、朱泥,作品以细腻、婉约见长,作品制作技艺全面,工艺精湛,勇于探索创新,再加上范友良的刻字,只只精品,深受海内外紫砂壶艺爱好者的赏识。

    《玉兰壶》、《金猪纳》等多件作品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评中获金奖,其中《茄段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2007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好中国工艺美术师。
王利萍
    王利萍 ,朱可心第三代传人

    中国助理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师协会会员

    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中青年实力派优秀陶艺家
    王利萍(朱可心第三代传人)一九七七年出生于陶都宜兴,现于宜兴陶都丁山创办《利萍陶艺工作室》从事紫砂艺术设计创作。师从紫砂大师倪顺生,十几年来的捶打磨砺和从艺生涯,奠定了扎实精湛的工艺制作水准,并通过对紫砂的独到理解不断迸发出设计灵感,作品外秀而内慧,以传统模式为主调,辅以深厚浓郁的中国文化底蕴及东方古韵之风格,深受中外紫砂收藏家喜爱!
吴培林
    吴培林,斋名牧泥堂,江苏宜兴人,大学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成员。

    1990年,吴培林参加百岁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寿星百岁画寿壶”活动,为“百岁画寿壶”——“寿·灵芝壶”作者。1994年,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始设立“吴培林陶艺工作室”。长期从事紫砂壶艺创作,作品追求艺术风格个性化,造型理念切壶切意,“绞镶泥”技艺手法独特。师法自然,写意呈画,里外一致,或峰峦叠嶂,或行云流水,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专为收藏家及壶艺爱好者打造,每款不过三件,甚多孤品,尽心尽力扩展壶艺本体的价值空间。

    金奖作品有“荆溪十景系列壶”、“生命欢歌壶”、“人约黄昏壶”、“海上明月壶”、“太湖博览壶”、浪花壶”。“瓜田小憩组壶”在全国陶瓷创新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孕育壶”荣获“中国十大紫砂茗壶”,无锡博物馆等艺术场馆都有收藏。

    1990年起有论文《开创紫砂壶艺新的装饰艺术》、《火光土色》、《浅论紫砂壶绞泥装饰的创意及其技法》、《现代陶艺与陶瓷艺术》、《浅谈紫砂壶艺的创作与创新>)等发表于《天地方园》、《江苏陶瓷》等刊物中,作品和简历录入《中国紫砂图典》等各种大型辞书,艺术业绩和创作在电视、报刊等传媒中多有播出和报道。
孙茂琦
1993年出生,师从袁小强高徒王建国,并于王建国紫砂工作室学习。擅长光素混方器形,其作品典雅大方,传统中求心意,实用中求美观,深受广大壶友喜爱。
曹奇敏
  曹奇敏,现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施小马,198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后,全面系统的学习了陶刻、造型设计、传统手工制壶工艺等诸多技法。2006年10月,参加宜兴首届紫砂陶百人现场全手工大赛并获奖。曹奇敏精通光素器、方器、绞泥等各类装饰手法,尤擅长全手工制作各类高难度方器,2005年4月,他《绞泥金律》和《北魏造像》两件作品被国台办相中作为礼品赠送给国民党访问大陆代表团,他的手工方器壶,坯体外部用力均匀轮廓周正,线条立面挺括,形体饱满,做工严谨精到,其手工镶接成型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准。
  他擅长把绞泥镶嵌陶刻装饰等诸多技法与传统制壶相结合,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探索、领悟、融而化之,从化中得,从得中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突出了自己的鲜明个性。近年来更加注重追求作品的内在气韵,追求形神气的完美统一,曹奇敏是位极具个性的创作型陶艺家,创作的很多作品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的作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收藏家看好并收藏。
  2016年7月,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
倪顺生
  倪顺生,2008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俞国良第三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宜兴紫砂文化研究会理事、美国罗丹壶艺协会高级鉴定师、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山东省茶文化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1938年,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制壶世家,自幼随父母倪祥林、邵宝琴学艺。1954年,进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拜朱可心大师为师,亦得裴石民先生指点,学徒时风卷葵评比第一名。1958年,带艺徒,紫砂中学学生第一批转进厂当徒工任小辅导,傅授紫砂技艺。协助学生钱午生改革工具,得厂部嘉奖。1960年,在朱可心大师的带领下,倪顺生和汪寅仙一起赴北京参加轻工业部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研讨会”。1961年,创作的《五福蟠桃壶》参加宜兴陶瓷公司召开的首届技术革新运动会,荣获紫砂厂“唯一健将”称号。1963年,厂部为了提高小辅导本身的技艺,重新回到朱可心大师身边学艺,其中有倪顺生、曹婉芬、许成权等五人,在技艺上有了新的提高。1983年,为了发展紫砂半成品,厂部加设一个半成品车间,任技术总辅导,负责4个班近百人,品种翻新,技术质量。
  1987年,进厂研究所专门从事创新设计。设计了《蝶恋花》、《夏乐》、《五福蟠桃》、《顺泉》等作品,同时《梅桩》、《寿桃》壁饰印于陈列室样本宣传册,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有多个新作品有客商订货,为厂创外汇多次。近年来紫砂新作不断,深受海内外紫砂爱好者的青睐,并争相收藏。
  1988年,创新的“寿桃壁饰”组荣获江苏省四新产品一等奖,已升为8级技工。
  1989年,创新的“松桩壁饰”荣获江苏省第六届新产品金奖。
  1990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颁发的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工作三十年的荣誉证书。
  1992年,由厂部派往香港、韩国及东南亚参加“宜兴紫砂精品展”。中央电视台七台、广州电视台、羊城处处有故典、江苏台、山东台、河北台、紫砂台大师说器等多家媒体专题报导。
  1993年,创新《色泥塑形壶》荣获江苏省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多件作品被各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2009年,《双龙报喜壶》、《宝鼎》、《夺魁》被定为国礼。
  2011年,“质量万里行走进陶都”被誉为时代楷模,传授技艺于子女艺徒,并在创新制作中。
  2013年,江苏有限数字电视博览江苏栏目推荐着名紫砂工艺大师。
  2014年,授予江苏普济工艺爱心单位。
  2015年,已从艺紫砂行业60周年。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壶型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