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品

掇只 —— 相关介绍

简介:《宜兴县志》中提到有一把壶,“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千金之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把紫砂壶呢?《宜兴县志》中记载的这把千金之壶是一件被称为“掇只”的紫砂壶,“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宜兴县志》中记载的掇只壶之所以价值连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

掇只 —— 更多推荐

全部

大亨掇只壶

作者:邵亚芬 编号:23505 泥料:大红袍 容量:26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大亨掇球壶

作者:邵亚芬 编号:23506 泥料:底槽清 容量:40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高得只壶#1

作者:许曙敏 编号:22001 泥料:紫泥 容量:30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高得只壶#2

作者:许曙敏 编号:22002 泥料:底槽清 容量:260cc

快速询价

拨打热线,直接沟通

400-116-8060

13361856999

微信客服

客服人员10分钟内回复

掇只 —— 艺人推荐

全部
王杏军
    职  称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王杏军,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青年优秀陶艺家工艺美术师、当代中国宜兴陶艺名家。
    1965年王杏军生于宜兴陶都,自幼受紫砂陶艺术熏染,热衷于紫砂事业。1983年王杏军从事紫砂壶艺的设计与制作,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进修深造。由于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很快在同行列中出类拔萃。王杏军二十余年来,勤奋研习,其紫砂壶作品古朴甜醇,在平稳中求动感,流畅中求曲变,传统中求新意,小品中求大气,大品中求细腻,实用中求美观,文雅中求情趣。

    王杏军曾多次参加马来西亚、澳门等海内外精品大展。其王杏军作品多次荣获海内外精晶展各奖项,并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陈列馆,文物馆,博物馆所收藏,并入选《艺术与收藏》、《宜陶人》、《壶魂》、《当代中国紫砂图典》、《紫砂典藏》、《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等紫砂书刊。

    王杏军其紫砂壶业绩载入《首届宜兴陶艺新人新作获奖作品集》、《中国十大茗壶集》和《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获奖作品集》等。并在河北省电视台、南宁电视台等台作专题报道。2015年10月王杏军荣获首届“景舟杯”高级职称组铜奖。

蒋泉芳

    蒋泉芳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中青年陶艺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67年蒋泉芳出生于宜兴紫砂发源地潜洛村。潜洛蒋氏家族,在明、清古龙窑时代的紫砂界,就有着很高的声望。祖父蒋挺芝 ,父亲蒋盘林都是民间制壶高手。蒋泉芳从小在家族熏陶下耳濡目染,1987年随父蒋盘林学习全手工制壶技法,后师从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陈洪平,制作技法精巧,功底扎实,并常得到姑妈蒋蓉大师的艺术指导。蒋泉芳紫砂壶作品构思严谨,端庄典雅,继承传统又不失个人风格。

    蒋泉芳紫砂壶作品多次在紫砂行业精品博览会中获得荣誉奖项:

    2001年蒋泉芳紫砂壶《荷美》壶获第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蒋泉芳紫砂壶《虚扁》壶获得“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

    2005年蒋泉芳紫砂壶《天地吉祥》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2009年蒋泉芳紫砂壶《鱼乐》壶获第十一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蒋泉芳紫砂壶《连年有余》壶获得“宜兴市手工制陶大赛”一等奖;

    2012年蒋泉芳紫砂壶《虚扁》、《双线竹鼓》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2012年蒋泉芳紫砂壶《事事如意》《天地吉祥提梁》获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3年蒋泉芳紫砂壶《天随人愿》壶获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2013 年蒋泉芳被中国民族器乐协会及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授予中国民族音乐“爱心贡献奖”;

    2014年蒋泉芳紫砂壶《福禄如意》壶获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蒋泉芳参加北京首都博物馆“紫玉墨韵——书画紫砂艺术联展” (由天津美术学院,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宜兴市委宣传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协办),与津门画派霍春阳,杨沛璋,王之海,周午生这四位著名画家进行艺术合作并联袂展出;

    2016年蒋泉芳紫砂壶《四季如意》壶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范坚
1995年生于陶艺世家,为“大生壶”第五代嫡传。自幼耳濡目染,天资聪慧,学校毕业后开始从事紫砂壶的创作与设计。在父亲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潜心钻研、敢于创新,不断学习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紫砂创作经验,掌握扎实的传统手工技法,练就了制砂方面的综合功力。所制作品工精、型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气韵清灵、形意飘逸”的个人风格。
蒋蓉
    蒋蓉,别号林凤,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川埠潜洛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1岁随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随伯父蒋彦亭到上海,在其指导下制作仿古紫砂器。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同年创作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
    她从事紫砂艺术已七十余年,创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壶》、《牡丹壶》、《莲花茶具》、《芒果壶》、《南瓜壶》、《莲藕酒具》、《蛤蟆捕虫水盂》等,紫砂壶作品《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1919年 蒋蓉农历十月初十出生于陶都宜兴川埠乡潜洛六庄村陶艺之家,时值芙蓉花开际,故取蓉儿之名,又别号林凤。父亲蒋宏泉,母亲周秀宝,全家以做紫砂壶为主。
    1926年 蒋蓉七岁,入学读书。
    1930年 蒋蓉十一岁,跟随父母做坯制壶,历经十年寒暑,才华处露,品学兼优,已成为年轻的紫砂壶名家
    1936年 蒋蓉初作松鼠葡萄水注。
    1938年 蒋蓉创作有《蟹捉金鱼砚台》、《独角犀牛》。
    1939年 蒋蓉二十岁,应聘至上海伯父蒋宏高(燕亭)一起专制仿古紫砂作品,技艺精湛,所制产品均刻上或盖有‘万历年间时大彬’、‘陈鸣远’、‘陈子畦’、等字样的印章和铭记。当年制作《水红菱》、《小田螺》、《桃子水盂》、《小辣椒》等。
    1940年 蒋蓉作有《三脚提梁鸟头壶》、《莲蓬水盂》等。
    1941年 蒋蓉下半年应上海标准陶瓷有限公司之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员,并带领五十多名女工从事陶瓷工艺改革和制作。
    1943年 蒋蓉返回家乡陶都宜兴潜洛村,继续从事紫砂陶生产,作品有《葫芦挂瓶》、《龙壶》、《凤壶》及人兽、花卉等多种紫砂艺术品。
    1944年 蒋蓉受聘至上海虞家花园,设计制作各种花盆。此年创作有《十四头白果酒具》(以北瓜为酒壶,荷叶为托盘,塑12种果品为酒杯,各个器具上缀有各种草虫,姿态各展,汇集酒具中)。
    1945年 蒋蓉回乡从事制壶为主,制作《紫泥束柴三友壶》、《白釉上梅椿茶具单杯》。
    1946年 蒋蓉创作有《小果圆壶》、《果圆壶》。
    1947年 蒋蓉创作《小山景》、《人物》、《动物》、《亭台》、《楼阁、桥塔》等20多件套及《伏狮佛肚竹瓶》、《双鼠松段壶》。
    1948年 蒋蓉创作《双龙戏珠砚台》。
    1951年 蒋蓉制作《猪鼠松段笔筒》。当选为潜洛乡妇联主任,代村长。
    1952年 蒋蓉当选为宜兴市人民代表,潜洛乡民校政治老师,社教专职教师并负责村行政工作。
    1953年 蒋蓉制作《五头菱花茶具》。
    1954年 蒋蓉创作《紫泥象台灯》、《蟹烟盘》。
    1955年 蒋蓉和广大紫砂艺人一起克服重重阻力,加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即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
    当年制作九件象真果品,曾作为周恩来总理出国礼品。另创作设计的《荷花壶》《新华日报》有专题报道,受到宜兴人民政府荣誉奖。另有《竹节竹叶相对盖杯》。
    1956年 蒋蓉以自己拼制的泥料,设计制作《牡丹彩蝶壶》、《九件果品》,在《新民晚报》、《中国美术画册》皆有报道。同年底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作品有《竹节竹叶笔筒》,之后每年都有大批量订货出口任务。
    1957年 蒋蓉因创新突出,成绩优秀,被推选出席江苏省手工业生产合作联社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宜兴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妇联委员。评为紫砂七艺人之一。
    次年,紫砂工艺厂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先后接纳有汪寅仙、高丽君、鲍月兔等七名学生。同年创作《大水牛》、《紫砂荷叶蟹盘》、《蟾蜍莲蓬壶》、《佛手壶》、《松鼠大粟杯》等特艺品。《佛手壶》自己翻制石膏模以注浆新工艺成型,提高工效十几倍,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1958年 蒋蓉新作有《春竹壶》、《松鼠葡萄插瓶》、《荷叶盘》、《段泥竹根壶》原荷花壶配上杯、盘成《九件荷花茶具》。收范永良、潘根祥、徐孟根等五十名艺徒,建立“光明班”,担任班内技术辅导工作,并出席江苏省妇女代表大会。展开技术革新,将《九件象真果品》制模具教徒工生产,每年皆有大批量定货。
    1959年 蒋蓉紫砂壶创新作品有《紫砂乌龟》、《陶塑憔夫》、《浮雕》等件。《桃花烟缸》、《三角烟缸》等。
    1961年 蒋蓉调至紫砂厂二一班辅导青年工人,并创作《枇杷小鸟挂盘》、《紫砂陶汤勺》、《圆角腰带》、《菱型茶壶》。
    1962年 蒋蓉调至紫砂厂一三班培训徒工,从事注浆成型。以拼制各色象真泥色、创作《双色黄金瓜壶》、《长方型壶》、《圆角线印泥盒》等。
    1963年 蒋蓉设计《茨花千筒花盆》、《荷花烟缸》、《竹段烟缸》、《三友三用文具》、《角竹笔筒》、《竹根花盆》、《喇叭腰线盆》、《南瓜烟缸》、《五星烟缸》、《荷叶烟缸》、《四方烟缸》、《鼓型盆》、《松竹梅烟缸》等。
    1964年 蒋蓉当年调紫砂厂《文艺班》辅导培训,青工有谢曼伦、程润年等近二十多名。设计《三头双色竹节烟具》、《妇女耕田》、《竹节块筒》。
    1965年 蒋蓉新作有《莲藕笔架》、《十一头莲藕酒具》。
    1966年 蒋蓉调至紫砂厂三二班培训青年工人(技术辅导)。
    1966——1975年 蒋蓉在文化大革命中历经磨难紫砂工艺创作中断。
    1975年 蒋蓉新作有《荷花小螺丝花器》。
    1976年 蒋蓉调紫砂厂五三班培训青年人,创作《九头六方酒具》、《木纹树椿石子盆》、《紫砂圆砚》。
    1977年 粉碎“四人帮”后,精神舒畅,创作激情以泉涌,蒋蓉新作有《七件菜品》、《茄子水盂》、《老南瓜壶》、《茨菇花壶》等。
    1978年 蒋蓉被江苏省任命为“工艺师”。
    参加南京召开的《江苏省艺人代表大会》和出席上海召开的《全国工艺学大庆》会议。
    收高建芳为徒。新作有《枇杷笔架》、《蛤蟆捕虫水注》、《小南瓜壶》、《荷花瓣杯》、《树蛙荷叶烟缸》,被调入紫砂厂研究制作模具,新品设计等工作。
    1979年 蒋蓉新作有《三颗枇杷水注》、《十件鼻烟壶》、《葫芦鼻烟壶》、《荷花壶》,是年《莲藕酒具》与《南瓜壶》,先后刊载于《文化生活》、《战地杂志》等。
    1980年 蒋蓉新作有《 荸荠盒》、《石榴水盂》、《小寿桃》、《石榴鸟事罐》、《菜椒水注》。连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过继蒋艺华为女儿,安排在紫砂工艺厂,学艺并照料日常生活。
    1981年 蒋蓉这年精心创作《荸荠壶》、《玉兔壶》、《百果壶》、《松果壶》。《荸荠壶》被省陶瓷公司评为创新一等奖。《九件荷藕酒具》赴日本东京西武百货举办的“中国江苏美术品展示会”上,吸引许多日本高级议员、商界政治家争相订购。
    1982年 蒋蓉创作有《蛤蟆树椿盆》。由江苏省召开的艺人代表大会,在会议上由许家屯提出,被评为“工艺美术师”。制作象真《藕片》等案头清供果品。
    1983年 蒋蓉新作有《春牛壶》、《乐趣天真壶》(又名秋叶树蛙)被陶瓷公司评为一等奖。《蛤蟆水盆》刊载于《新华日报》、《人民日报》。时年65岁,方兴未艾,积极进取,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班结业。次年收徐兰君为徒。
    1984年 蒋蓉新作有《百寿壶》、《万寿椿壶》被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评为创新一等奖。
    1985年 蒋蓉新作有绦塑《黄牛》、《虎》、《荷叶蛙声》、《西瓜壶》。赴香港参加了“宜兴陶瓷展”,深受同行艺术家赞赏。《西瓜壶》刊载于《江苏工人报》。
    1986年 蒋蓉新作《荷叶蛙声壶》。
    1987年 蒋蓉《枇杷笔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哦出后,作为国宝被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收藏,获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荣誉证书。同年元旦,68岁的蒋蓉与宜兴韶巷人,上海师范学院毕业的退休教师程政结婚。
    1988年 蒋蓉新作有《冬瓜陶枕》。同年参加国务院、轻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三界工艺美术艺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大会。
    1989年 蒋蓉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名誉理事。 一月十日于江苏《无锡日报》发表论文题为“盘旋在金牌上的阴影——浅析紫砂业发展的隐患”。同年五月新作《月色蛙莲壶》在香港锦锋公司举办的“中国宜兴紫砂特艺展览会”上展出时,荣获最高荣誉奖杯,且深受行家好评。这年收张建中、周才君为徒。
    1990年 蒋蓉新作有《碗形壶》、《小对狮》、《高南瓜壶》、《竹节笔筒》、《黑泥小水牛》、《对狗》、《芒果水滴》、《蛤蟆石榴壶》等,深受大家好评。这年收蒋兴宜、蒋泽人、钱雪梅为徒。
    1991年 蒋蓉新作有《芒果壶》、《竹根壶》、《束柴三友茶具》。同年《荸荠壶》、《芒果壶》分别为英国伦敦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六月赴新加坡参加海盛公司举办的“紫砂艺术展”,并作技术表演。
    1992年 新作有《三珍壶》、《枇杷壶》、《绿柿子壶》,将《 青蛙荷花壶》改成红泥嵌慌泥线。被宜兴市评为优秀科技工作标兵,“十优百佳”标兵等光荣称号。在第三界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首次紫砂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发表题为“师法造化,搏采¥长——浅谈紫砂花货造形的创作”论文。
    1993年 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新作有《枇杷笔筒》在第三界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期间展示,深受陶艺界青睐,评价甚高。佳丽陶瓷公司主办的紫砂精品展在上海展览会上《束柴三友套壶》以四十余万拍卖成功。
    1994年 蒋蓉创作《寿桃酒壶》。紫砂工艺厂庆祝建厂四十周年,十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宜兴紫砂精品展”期间,拜会毛泽东儿媳邵华女将军和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同志。
    1995年 蒋蓉创作《长寿碧桃壶》,制作巧色《荷塘月色壶》。12月赴台湾参加“紫砂名人名作展”,深受壶友们欢迎。发表《效法自然,提炼自然的花货艺术》论文。
    1996年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紫砂女泰斗》一书(程政、章左声编著),文章九千字,彩图52幅,印刷2000册,以敬读者。温故而知新,这年又再次改制《九头小荷花茶具》。
    1997年 蒋蓉制作《线元水平对壶》。10月出席国务院中国轻工总会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艺人代表大会”,集中表彰全国对工艺美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艺人,蒋蓉等108位,隆重颁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证书,并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1月初,应邀去马来西亚陈氏书院会见紫砂壶爱好者,同时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参加“陈鸣远陶艺作品研讨会”。
    1998年 蒋蓉应邀分别赴杭州、上海参加“陈鸣远陶艺作品展”,并和各地博物院学者、专家共同研讨紫砂陶艺。与会期间,发表《鸣远陶艺永放光彩》一文。创作《石榴壶》、《竹根笔架》。
李霓
  李霓(李昌鸿大师小女),1963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
  1980年12月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紫砂名家李碧芳、胡永成学习制壶技艺。1983年经过考核被择优选送到紫砂工艺厂研究所深造,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为师学艺,同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厂举办的造型制图班学习。1985年至1986年先后到江南大学和上海外贸职工大学进修,结业回厂,跟随母亲(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学习制作设计,并独立设计、制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曾多次获全国大奖,并参加国内外展览,深受业界好评。
  作品“新环三脚”于1983年获全国陶瓷评比三等奖;
  作品“四件流线组壶”获1986年江苏省青年创作设计一等奖;
  1986年创作“怡圆壶”得上海画家陆俨少大师厚爱,授“陆壶”誉称;
  作品“吉祥壶”荣获1999年中国工艺研究院举办“共和国50周年艺术展评会”二行装奖;
  作品“吉祥壶”获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作品“随方就圆”获2002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作品“十一头神州茶具”获2002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作品“明珠”2004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作品“竹片提梁”获2005年“金凤凰铜奖”。
欧成成
1991年生于陶都宜兴,从小便对紫砂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开始学习壶艺制作。师从方器实力派李卫明,在其师的倾力指点下,系统学习紫砂传统成型技法。而后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储立之处继续深造,在储大师之子储峰的带领下,执着专研,近两年又开始大量阅读明清古壶,凭着与生俱来的审美感,集百家之长,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所制作品散发着超越其年龄的稳重大气,深受广大玩家的关注!

紫砂壶知识

全部

其他壶型推荐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