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路潘仕成,爱好订制成标准。宜兴潘壶多陪嫁,神韵高贵最迷人。
作者:徐汉棠 壶型:潘壶
容量:350cc 泥料:紫泥
说到潘壶不由得想起那位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官商巨富潘仕成,生于广州番禺的潘仕成,和这片土地大多数人一样,爱好嗜茶。饮早茶是广东人清晨之后,开始工作之间不可缺少的一份礼节。
雄厚的财富和超强的鉴赏能力,使潘仕成可按照自己的想法、喜好把茶玩得风生水起。据悉,他所用的茶壶都是在宜兴定做的紫砂精品。
此款潘壶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所制,它的外观造型饱满,壶腹外鼓而不失雅量,章法收放浑然一体,盈虚得宜熔于一炉。
壶色浑厚深沉,莹润如玉,线条至简却气度非凡,充分体现了精妙绝伦的紫砂魅力。徐汉棠先生做的壶,跨越了五代人的想象,具有不可复制的代表性意义。
紫泥,较为常见的典型紫砂泥,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一带。窑温在约1180°C的窑炉中烧制而成,收缩比占11%。泥性稳定易掌握;泥制透气,热淋变色率高,易掌握冲泡时间,养成后显得优柔迷人,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是茶具中的上品。
徐汉棠
1932年5月出生于江苏宜兴
1948年跟随父母学艺
1952年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
1960年3月随师父顾锦洲一起
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
1970年设计创作什锦水平壶参加
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赴美国展出
引起广泛关注致长年畅销不衰
1972年与胞弟徐秀棠设计一套
“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由
中国故宫国务院收藏
他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作品被
中国美术馆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197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院、
陶瓷系继续深造
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
担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
1997年大型作品为伦敦维多利亚及
艾伯特博物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所藏
2014年捐资1000万冠名的
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
中国紫砂界第一位获得
“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理事
中日紫砂研究协会顾问
徐汉棠先生的匠心艺术态度继承了恩师的优良传统,同时吸纳明清几代前人的壶风壶韵,壶里乾坤。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从而形成独出心裁的砂壶艺术格调。他积极反哺社会,高超的技艺加上独具的人格魅力,就是徐汉棠大师的艺术人生。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太山为小;
莫寿乎殇子,
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