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器型多种多样,但要说经典,首推绝对是石瓢壶,紫砂名家徐汉棠曾在《谈石瓢》一文中阐述道:“石瓢在行家的眼里是一跌不破的形,很受行家的欢迎,历经百年还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石瓢作为一款传统的器型,最早被称为“石铫”,其意取自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而其型式的雏形,则诞生于陈曼生时期。传闻陈曼生为官之余,常微服淘古物于市,有幸得一石制器皿,依型绘壶,加盖、流,数易稿,终成壶式,并称其为“瓢”壶。
至于“瓢”壶如今为什么被叫作“石瓢”呢?一说是顾景舟取《红楼梦》中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典故而改称;另一说顾景舟因陈曼生、朱石梅,在其“瓢”壶上书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和“梅花一瓢,东阁招邀”而易名;当然具体由来还有待考证。
石瓢作为一款传统的器型,虽然外形普通寻常,但着实是考量工艺的一把标准尺。而能得到陈曼生、顾景舟等大师的喜爱,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质朴典雅,端庄稳重
朴实代表了大众典范,而典雅又有一些贵族气质,原因就在于石瓢壶的造型结构十分讲究,皆有两者的特点。石瓢壶在几何形壶中最为突出,正是特殊的结构特征给人大方稳重,百看不厌。
实用美观,精致大方
很多紫砂壶制作精良,装饰精美,不仅让人大饱眼福,但是这种壶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生怕一不小心磕了碰了,往往被约束于观赏和把玩,失去了实用性。
泡茶是紫砂壶的基本功能,不用于泡茶就失去了灵魂,而石瓢壶造型简洁,拿捏适度,实用性非常强,这也是他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刚柔并济,阴阳之美
石瓢壶的三角结构体现了阳刚之美,而桥钮,弧面,钉足体现了阴柔之美。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色,体现了刚柔互补的哲学思想,因此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在收藏圈中,也有“壶有百变,首推石瓢”的观点,可见石瓢壶在紫砂壶中的地位。
收藏实级用器【六方石瓢】推荐
泥料:家藏底槽清 300cc
作者:朱峰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刻绘:徐军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此壶工料俱佳泥,用料极其优秀,加上徐老师精心篆刻,完美至极!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