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书法与传统毛笔书法对比,从欣赏的角度对比,优点是更适合体现字的笔画顺序,也更容易体现字的笔锋。弱点则在于紫砂壶的造型,局限了陶刻施展的舞台;而紫砂壶的壶体弧度,更是对陶刻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绘画历史上,中国的书画是独树一帜的,以其笔墨浓淡、深浅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的高低远近,以及丰富的层次感。好的化作,品味高雅,意境深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欣赏方式,山水画讲究的是山有气脉,水有源头,峰不可一面,同时需要有生气。
首先从整体把握入手,先看器形和刻绘内容、刻绘形式是否和谐统一。 徐秀棠大师叙述他的陶刻观时曾说道: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和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之外,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的画面安排。 如此,刻绘与壶互相补充,才能相映生辉,透过意境的追求更能体现刻绘的艺术价值。
看刻绘的格调、情趣、韵味是否高雅。
高雅的刻绘,既有结合壶式的点睛之笔,也有抛开壶式的神来之笔,其内容,切于题而合乎度,其比兴联想内涵深邃,却又举重若轻,不失意趣。
看是否具备传统书法、绘画的艺术特质和内涵精神。
书画需有高致,然后方可观,然其欲有高致,须书(绘)者先有高致方可指望他笔墨不落尘俗恶道,这就不是“技艺”的问题了,非技艺所能尽其事,实在文化素养、人格品质的一种表现。
看刀法的质感和表现形式是否统一。
从刀法上说,要充分表现出在紫砂壶泥坯上刀痕的质感,或许雕琢的不够工整,但要突出字体的明快质朴,线条的流畅自如、气韵生动,挑胳膊弄腿似的刷字,一味追求奇淫巧技合张牙舞爪的涂鸦,一片市井气、江湖气,实不足取。
紫砂刻绘,以线条作表象,骨子里是以善美之端做着心灵的道场,没有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实践经验,是不可能深化紫砂刻绘的文化立场和艺术理念。知乎此,如果将一生的修养学问一一寄之于刻绘,内出性灵,外亲技法,以其胸次之之旷达,方可自成一家。刻有天地,绘有高低。看陶刻,大概与看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