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心(1904-1986年),号"未祥",曾用款"朱未祥制".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
"寓意"虚心者,可师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14岁时拜汪生义为师,与吴根云结为师友。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
校窑业科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具。次年,精心制作云龙鼎和竹节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荣获"特级
优奖",1953年12月"全国民间艺人观摩大会"携作品云龙壶、圆松竹梅壶参展。1959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
参加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世界陶瓷展览。其作品松鼠葡萄壶、松竹梅三友壶被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巡回展"出
国展出,并获一等奖。
1959年他费时4个多月精心仿制南京博物院珍藏圣思桃杯获殊荣。创作旺盛期,设计制作了如意壶、云
玉壶、高峰咖啡具,迎宾酒具、万寿壶、碗梅壶,可心梨式壶等,许多式样成为紫砂工艺陶畅销产品。1964
年他精心仿制陈鸣远包袱壶,达到紫砂技艺炉火纯青的地步。
朱可心首创一种壶式,多种装饰的手法,深受中外人士的欢迎。七十年代初期,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紫
砂陶创作,前后设计制作了《色柿子壶》、《彩蝶壶》、《高壶》、《报春壶》、《劲松壶》、《翠松壶》。
1973年,首创一种壶形,多种装饰和新形式,在状如心形状壶上,分;别雕青松,翠松,寒梅,古柏,碧桃
等装饰,深受中外人士欢迎。精心制作的《可心梨式壶》被国务院定为赠日本首相中角荣的国家礼品。
1978年评为工艺美术师,先后担任江苏省文聊委员,宜兴政协常委等职。1978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陶
瓷美术创作设计"会议。1985年10月上海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其制作了《仿古壶》,后又制作生前最后一件
作品《汉扁壶》。朱可心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艺人,作品多洋溢时代气息。壶艺风格浑厚淳朴,法度合宜,善
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所以他的作品价值高。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