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婉芬(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曹婉芬,1940-08-1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专事壶艺创作。1955年拜紫砂艺术花货泰斗朱可心为师,有缘受到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等大师、名家的传教,艺术素质得到升华。从业几十年以来,在国际及全国陶瓷评比中屡屡获奖,多次赴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均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和较高评价。
学艺经历
继朱可心之后,曹婉芬又先后随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学艺。裴石民善于仿生、王寅春长于筋纹、顾景舟面面俱到……喜欢钻研的曹婉芬都一一吸收,勤学苦练,在光、花、筋、方等器型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造诣。
创作风格
在和各位大师学艺的同时,曹婉芬也在不断地探寻属于自己的方向。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她开始尝试着以自己的思路创新作品,“壶艺掇英”组壶就是一个大胆的构思,她将紫砂历史上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收集起来,重新塑造。供春的“树瘿”壶,时大彬的“僧帽”壶,邵大亨的“掇只”壶……都浓缩在多宝阁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国际陶瓷大奖赛中得了二等奖。
自此,她的创新一发而不可收。截至目前,她创作的作品有200余件(套),妙思泉涌,创作力旺盛。
在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上,曹婉芬认为创新离不开传统,脱离传统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四季流芳”组壶正是因为有深厚的传统内涵,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她认为“传统与创新的紧密结合才是紫砂发展的正途”。
然而,与紫砂相伴已逾几十个春秋的曹婉芬,却越来越感到紫砂的博大精深,越学越觉得艺无止境,于是发出了“博大精深艺无涯,古稀有感初入门”的感叹,同时也鞭策自己不懈努力。
艺术的真谛源于生活,生活和艺术是无法分割的,特别是紫砂壶艺术离开了生活,就像花木离开了土壤。
曹婉芬老师六十多年的辛勤劳作和不懈学习,使她的紫砂壶艺中透射出了一种意味,一种神韵,这神韵也来自于婉芬老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对紫砂这一传统技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生活的积淀,这积淀是半个世纪的艰辛路程的结果。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