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是宜兴紫砂中的珍稀泥种,明清以来一直是制作茗壶的极品材料。朱泥壶堪称紫砂之最,
泥料属红泥系,但从本质上不同于红泥,红泥矿物组成含较高的铝和硅的砂份,而朱泥含铝和硅的
砂份却极少。红泥含碱金属矿物相对很少,而朱泥含碱金属钠和钾的化合物较多。因此,朱泥比红
泥收缩大许多,朱泥收缩率一般在20%以上或更高。朱泥在自然状态下为细腻的脂状泥矿,呈浅黄
色、青黄到深青黄(大红袍)色,烧成后呈色从嫩红、深红到紫红。
关于朱泥的分类,行业内说法诸多,总的来说朱泥一般分三种:赵庄朱泥、黄龙山朱泥、小煤窑
朱泥。黄龙山朱泥最少,是山顶黄石与紫砂矿间夹着一薄层油脂泥,烧成后朴质无光泽,呈橙红色。
小煤窑所在地,盛产青泥和朱泥,产量最大,烧成后颜色娇艳亮丽。赵庄以出产红泥而着名,赵庄朱
泥是烂黄石与红泥矿间的夹脂泥,其量亦少,烧成后色泽暗红。伏东红泥矿料不适合做壶,一般用作
浆料,作为低档产品的挂浆使用。其实我们只要牢牢把握住"颗粒质感以及透气"这两特性,就很容易
区分。所谓的"无朱不皱"是对朱泥的误解,只要看一些历史作品,就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朱泥作品
并不是这样的。关键还是选矿和炼制的方法,矿选好,炼制方法得当,再加上制作者对朱泥泥性的把
握,就不会产生"无朱不皱"的现象。
朱泥不神秘。看质感,看色泽。质感不张扬,颜色不妖艳。好的朱泥壶泡养以后有"透感",表面颗
粒感也比较丰富,断面结构也成双重气孔,在烧成温度正常下透气性也比较好。朱泥中的铁质是完全
正常的。因为朱泥含铁很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出现铁熔点。
纯朱泥壶冲泡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最
适合冲泡台湾高山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
朱泥壶透气性不及一般紫砂,但仍能吸收茶水中的重金属盐到壶外表而形成包浆,所以使用后的
朱泥壶有油、润、滑、艳的效果,如同温润之玉,朱泥因为组织细密,保香性能优于其它紫砂壶,既
无土气又不败茶。
朱泥壶形美质更美,她细嫩滑腻,烧成后肌理效果变幻神奇。朱泥壶既有造型的艺术美,又有生
灵般蠕动的质感美。业内专家称朱泥壶有"活动着的面层感觉,生命着的肌理效果"神奇独特,逸趣横
生。
紫砂泥也有档次之分,个人认为依次是:朱泥、底槽青、缎(团)泥、拼紫、普泥。但是纵观大
大小小的紫砂书籍、权威的工艺师,对紫砂泥档次的顺序也没有一个权威、全面的说法。其实,泥
料只要自己喜欢、觉得好、易养,那么它就是好的。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