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曼生与顾景舟为紫砂历史上两个制壶大师,他们的作品灿若星河,深受广大收藏家的喜爱。
陈曼生为紫砂历史留下了惊艳才绝的曼生十八式,近年来顾景舟大师的作品屡屡刷新紫砂拍卖的新高,就有朋友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陈曼生的紫砂壶真的可以和顾景舟的紫砂壶相媲美吗?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砂轩在此不发表观点,由我们广大壶友集思广益,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下面是砂轩收集整理的壶友们对二位大师的紫砂壶作品的评价,从他们的评价中,我们也就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问:陈曼生紫砂壶能够与顾景舟紫砂壶相媲美吗?
壶友A回答:
这样的比较有欠妥的地方,两个大师之间的比较就如同紫泥和红泥之比较,两者泥料在紫砂壶原料地位中不可或缺,两个大师的壶各有特色,他们在紫砂壶文化中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
陈曼生紫砂壶
陈曼生参与紫砂壶艺是全方位的,“曼生壶”对紫砂艺术的贡献也是多方面?。
一是创新了造型设计,关于曼生壶的款式,世间有“曼生十八式”之说,其实远远不止。
曼生壶一改清中期紫砂壶陈陈相因的保守姿态,大胆创新,如“匏瓜”、“井栏”、“合欢”、“古春”、“乳泉”……
这些造型简练明快,古朴典雅,他的设计传演至今天都成了经典,一直影响着紫砂壶的造型设计。
二是开拓了题铭新风,将隽永典雅,耐人寻味的文人妙构移到壶上,充满禅机玄悟,妙不可言。真正做到“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境地,大大提升了紫砂艺术的品味。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是当代紫砂的一代宗师、壶艺泰斗。在近千年的紫砂发展史上,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开创了当代的文人茶器,创立了自己的紫砂理论,培育了一代紫砂中坚人才。
顾景舟的制壶理念,影响着几代紫砂后人,并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传世作品。
壶友B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讲陈曼生跟顾景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没有可比性。
但我要说的是单就在紫砂壶方面的成就顾景舟甩开李曼生几条街。
陈曼生“曼生十八式”
首先要要知道陈曼生出名不是因为他的紫砂壶,是因为他的能书善画以及篆刻,紫砂壶相当于他的一个副业,而且是以设计为主,多为杨彭年制作。
玩紫砂壶的认识陈曼生大都是由“曼生十八式开始的”。
而我们也可以看下曼声十八式的介绍:曼生十八式是由身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设计。
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亲手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因陈鸿寿字曼生,故名“曼生十八式”或“曼生壶”。光会设计,做不好壶怎么跟顾景舟比。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既能设计又能做壶,还会对传统的制壶工艺进行改革,就单单鼓捣出的半手石膏模具,现今都养活了多少人!
有人可能会讲没发明倒好了,现在把把都全手,但是话说回来都全手的话,紫砂壶的把把价格都涨到500开外了,还有多少喝茶的用紫砂壶。
再看看顾老设计的器型:三足乳鼎、三线提梁、雪华、鹧鸪、提壁、上新桥、僧帽、仿鼓、石瓢、牛盖莲子等等。制壶工艺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拍卖价格就是大家对他作品认可的一个体现。
壶友C回答:
这个问题好比关公战秦琼,真的不太好回答。
一个清朝一个民国,都是当代拔尖的制壶泰斗,拿他俩的壶做比较只能从某一点入手吧。
单伦壶的制作工艺和精细成都,一定是顾景舟的做工细,因为工艺水平,精细成都,一点是越来越好!就好比现在的壶一点比民国的精细,人的审美水平只在一代一代不断的提高的。
但是,顾景舟是做仿品出名的。曾经的顾景舟因为技艺精湛,曾仿制过无数前辈名家的作品。陈曼生的曼生十八式也在其中,这么论的话,顾景舟的制壶技艺是不是还要逊与陈曼生的呢?
其实啊不必拿他们的壶做比较,咱们这一代拿顾景舟当做近代制壶泰斗,并且在他的福荫下,制作工艺欣赏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我们也有许多研高工也仿制过顾老的壶。所以不是一个时期的人不好拿作品比较。
我说顾景舟和陈曼生,都是两个时期的巅峰人物,保持尊敬的态度,才是最好的归宿,何必争个谁好谁坏呢。
以上就是三位资深玩壶收藏家的观点,都十分有理,对于“陈曼生紫砂壶能够与顾景舟紫砂壶相媲美吗?”这个问题,你有了最终的答案了吗?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