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扁壶好在哪里?深度了解汉扁壶“扁”在哪,汉扁壶好在哪。“汉扁壶”这个名字非常妙,汉扁壶的好就体现在它的名字上,尤其是这个”扁”,就是汉扁壶好的精髓。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汉扁壶“扁”在哪里,又好在哪里?
解读汉扁壶“扁”字体现在哪?
汉扁壶,“汉”与“扁”能否单独拆分。“汉”是一种文化,一种元素。那么,“扁”是什么呢?
在新华字典中,对于“扁”的解释是这样的,物体平而薄。
“平”和“薄”是两个不同的形容词,汉扁壶,既要平,也要薄,同时满足这才是汉扁壶“扁”的精髓。
因此,汉扁壶其实是在一个限制性的空间中去发挥的。高度有限,横向拉伸。我们的紫砂先人在创作时是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他们创作出很多扁壶,有汉扁、虚扁、扁腹、扁圆壶。
扁好在哪?
汉扁壶是典型的上下两瓣的结构,这是它的设计语言,贯穿整个壶身,在所有的零部件上面我们都可以看到。
从整体上看,汉扁壶的壶身接近上下等分,就是这两段的高度几乎是一样的。壶腹的高度等于壶简加壶盖的高度,看上去和谐自然。
从局部来看,单看壶身,下大上小,这就是托得住,立得起。
汉扁壶的下半部分丰满圆润,肩部和腹部之间的折线交代清楚,线面挺阔,口与肩平滑倾斜,舒展。
汉扁壶各部分好在哪?
1、壶钮
壶钮也是两瓣式结构,它是壶身加壶盖的缩小版。钮,是壶身的缩影,壶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程寿珍汉扁壶的壶钮和壶身,相得益彰。
壶嘴和壶把一样是上下两瓣结构,有清晰的折线边界,并且这道分界线是贯穿整个壶身的。流嘴、侧肩与壶把,形成一条气贯全壶的流线,流畅有力。因为这道流线的存在,使得汉扁壶的气息流转顺畅。
2、壶嘴和壶把
汉扁壶在气韵的展示上是教科书级别的,需要注意一个地方,汉扁壶的壶嘴和壶把,两瓣式结构是上大下小,而壶身则是上小下大。
3、壶盖
汉扁壶的壶盖叫做大平盖,虽然叫“平”,但是它的表面并不平。汉扁壶壶盖的盖面是有弧度的,微微隆起,这样才有张力。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弧度,做成水平的会怎么样呢?就会很死板。汉扁壶盖面的弧度不需要很大,只要一点点,有那么个意思在就行。如果高了,就不是扁了。
壶盖的侧面边缘的部分,它实际上也是一个上大下小,外翻的结构,这里呢又是呼应了壶嘴和壶把。
这种外翻的结构,使得壶盖在视觉上变得更宽大、扁平,又进一步烘托了“扁”这一主题。横向上越是拉伸,就越是显得扁。
壶友解惑
疑问:汉扁壶壶嘴壶把的设计,为什么是上大下小的设计?
回答:遍观程寿珍之前的紫砂艺人创作的汉扁壶,他们制作的汉扁壶的壶嘴和壶把并不是上大下小。在汉扁壶漫长的进化改版过程中,壶嘴壶把一直都是上小下大或者是上下等分。
直到,程寿珍这里才发生了改变。壶嘴壶把上大下小反其道而行之。砂轩一直说程寿珍的壶上都体现了厚重感。寿珍的汉扁这样做同样是增加了厚重感。
这正是程寿珍对于自己作品个人印记的标识,他在“寿珍三式”中都包含着自己的个人风格。
这种设计有好处?
符合主题,做到扁。在程寿珍之前的汉扁壶的壶嘴是往上翘的,这样保证了三山齐平。所谓三山齐平,是指有很多的茶壶的壶嘴、壶口和壶把的高度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是三山齐平。
到了寿珍汉扁时,因为它的两瓣式改成了上大下小,壶嘴就不需要往上翘得那么厉害,就可以达成三山齐平的效果。
寿珍汉扁在垂直方向上的态度是克制的,而到了水平方向上则是完全舒展的,正是做到了扁。
增加艺术的美感。大小大,小大小,是不是很有此起披伏的节奏感呢?寿珍汉扁上有节奏韵律变化的美感。
程寿珍汉扁壶的壶身压缩到了极致,已经扁的不能再扁了。抓住了扁,就抓住了这把壶的精髓。以上就是对程寿珍汉扁壶好在哪的细节解读,更多经典壶型就在砂轩紫砂壶,接下来的文章我们将了解到另一款经典壶型汉瓦壶。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