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球壶自邵大亨创作出来后,就不断发展,历经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等这些创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寿珍掇球。掇球壶发展到寿珍掇球已经是第三代了,寿珍掇球是针对友廷掇球进行的再修改与再创造。
现在为什么很少人做友廷掇球?
前面我们说过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创造与发展,但是有一个矛盾的问题是,现在的紫砂艺人却很少去做友廷掇球了,这是为什么吗?
是因为友廷掇球不好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友廷掇球有了完美、高配版的发展,自然就很少有艺人去做友廷掇球壶了。
高配友廷掇球--寿珍掇球。友廷掇球壶的进化版即寿珍掇球。
寿珍掇球来历:寿珍掇球的作者程寿珍
寿珍掇球的作者是程寿珍,是清末民初的一位紫砂名家。
这个人动手能力很强,基本上是一天一把的全手工紫砂壶,做的又快又好。而且,他做的紫砂壶物美价廉,在当时喜欢紫砂壶的人都能够买到。
程寿珍人到中年以后就只做三款壶型,掇球、仿古、汉扁。其中它以掇球壶著称,他的掇球壶也被称之为“寿珍掇球。”
寿珍与友廷的关系
程寿珍与邵友廷之间关系不一般,程寿珍是邵友廷的养子与徒弟。后面一代更比一代强,程寿珍的做壶水平也超过了他的师傅邵友廷。
寿珍掇球好在哪?
一、寿珍掇球获奖情况
寿珍掇球在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可以说为国争光。从寿珍掇球的获奖情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寿珍掇球的优秀。
寿珍掇球就是在友廷掇球的基础上改进完善的,因而,寿珍掇球自然要比友廷掇球要优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寿珍掇球比友廷掇球优秀在哪里吧!
二、寿珍掇球VS友廷掇球
1.壶身的区别
寿珍掇球相比友廷掇球先降低壶身高度,再把壶的颈部拉高,壶盖也加高。这是什么样的操作呢?
不是说壶身高度加高,其他的零部件也要加高吗?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这是常规操作。
寿珍掇球明显是非常规的操作,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才是友廷掇球的高配。
寿珍掇球反常规的目的在哪?要达到什么的效果呢?
寿珍掇球在增加壶盖和颈部的高度的同时降低壶身高度,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壶盖,凸显中球。
我们的视觉非常容易被壶盖的中球吸引,被突出的部分吸引,这就是寿珍掇球要达到的效果。
但是这样做以后就必须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壶盖和颈部拉高以后,可能会造成头重脚轻的问题。寿珍掇球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寿珍掇球的做法是把壶身进一步拉宽,给它一个更大的承载,,这样做就能增加视觉的稳定感。
2.壶口和壶盖
在水平方向上,寿珍掇球的壶口壶盖相应的拉宽,壶盖的张力得到充分的舒展,看上去极度的舒服和舒适。
3.壶嘴
寿珍掇球的壶嘴对比友廷掇球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相对友廷掇球的壶嘴的短小拘谨,寿珍掇球的壶嘴拉的更长,增加了曲线的弯度,而且它有一个明显的下压的动作,给人以大开大合,气势昂扬的感觉。
程寿珍在寿珍掇球上留下来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其他作品也同样是这种的风格。无论是仿古壶还是汉扁壶,它的壶嘴都是下压前冲的壶嘴。
辨识度很高,以至于我们熟悉了程寿珍的作品后一看到这样的壶嘴,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程寿珍。
4.壶把
寿珍掇球的壶把的粗细的过渡更加明显,粗是为了凸显细,细是为了衬托粗。寿珍掇球壶把上半部分做得粗,恰恰也呼应了它粗壮的壶嘴和饱满的壶盖。
寿珍掇球壶的总结
寿珍掇球壶的壶体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线条圆润丰满,增一分不能,损一分不得,造型古朴敦厚,神韵高昂。
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真正的三秋重叠之势,尽显“掇球”之意。以上就是掇球壶的演变,经历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和寿珍掇球的演变。
以上就是对寿珍掇球的来历与好在哪的介绍,更多紫砂壶经典壶型,敬请期待砂轩紫砂壶。
本文文章内容、图片资源(我司产品图片除外)等资料源自于壶友分享、我司技术顾问、网络资源等渠道整理而成, 本站只负责对内容素材进行整合、编辑、排班,主要目的在于为更多的壶友、茶友传递更多信息,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侵犯到您的版权,请附上证据,联系砂轩紫砂,砂轩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尽快处理,删除相关文章!
本文版权归砂轩紫砂所有,欢迎众位壶友、茶友前来学习,但是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未经砂轩授权,禁止任何站点镜像、采集或复制本站内容,违者砂轩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到底!